5月20日,2025专用汽车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湖北随州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等行业权威专家,随州市委书记马泽江、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等地方领导,以及政府机构、协(学)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等齐聚一堂。胡志莉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宝东共同主持会议,大会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主题,汇聚行业智慧,共探产业发展新方向。
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主持大会
随州市委书记马泽江在大会的致辞中表示,打造千亿级专汽应急产业,是随州支点建设关键举措,随州将立足长期积累的专汽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应急产业布局,向新发力,以智图强;实施链主培育工程,锻造产业脊梁,打造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坚定不移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揭榜挂帅,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同时,他也表示,随州将广纳专家之智,聚客商之力,应大势所趋,急企业所盼,产市场所需,研未来所向,以最优服务护航项目落地,以最强保障助力人才安居,让每位合作伙伴在随州都能创业有舞台,投资有回报,生活有品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演进。本次大会以新能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集群化为鲜明主题,精准契合了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未来的趋势。他指出,AI赋能和新能源体系的建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动力。“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要掉队。”罗俊杰强调。他还特别提到了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成就。经过60余年的奋斗,随州已成为全国专用汽车品种齐全、特色鲜明、资源富集的城市,拥有90余家专汽资质企业。近年来,随州还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展示了其创新和创业精神。“看到这些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他说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副司长刘力强表示,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地位愈发凸显,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9200亿元,2025年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随州市作为“中国专汽之都”,也是我国首批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围绕应急车辆车载应急装备等领域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安全应急产业体系。本次2025专用汽车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以“新能源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主题,精准锚定了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构建“专汽+应急”产业矩阵
据随州市副市长汪海涛介绍,2007年中机联授予随州专用汽车之都称号,2015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认定随州为首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随州市紧紧把握专汽产地这一核心引擎,积极抢占安全应急产业新风口,逐步构建起以专用汽车为主导的安全应急产业矩阵,产业发展呈现强劲态势,表现在产地规模领跑全国、创新能级持续跃升、特色品牌享誉全国、配套体系日益完善。他表示,打造世界知名的专用车制造和创新中心,具体从六个方面发力,分别是培育民族企业、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构建智力升级的公共服务载体、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建设人才创新高地。最后,他表示随州专汽将始终以创新为笔,绘就产业变革的时代画卷,以品质为梦,构建安全守护的坚实根基。
安全应急产业是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随州立足专汽产业基础,不断衍生出各种车载应急装备,应急产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先行地区之一。“十四五”以来,专用汽车和应急产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培育壮大应急产业”;湖北省也发布相关意见,支持随州打造“世界级专用汽车产业基地”。这些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本次大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次大会立足深度探寻全球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路径,全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与蓬勃发展,紧扣“新能源、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主题,以“1+1+2”形式展开,约300家企业参展参会,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邀请约15000名观众到场。
智链融合碰撞思想火花
专家学者共话产业未来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谭建荣院士发表题为“数字设计与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演讲,他指出,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快,也非常好,但是还存在很多的短板,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高端化不够,只有高端化才能品牌化,要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专用汽车、通用汽车、商用车、成车。此外,他表示要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数字化时期制造能力,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包括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本身的数字化转型,即以数字化的技术、智能化的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产品,同时使企业转型。他还表示,重大装备进行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孪生具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大模型、工艺大模型、质量控制大模型、制造服务大模型、市场需求大模型五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发表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成效经验”的演讲,他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还建立了“以强制性标准为核心、推荐性标准为主体,充分适应国情且与国际相协调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此外,他表示,超前规划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终实现超越的关键举措之一。
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发表题为“对等关税战背景下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的演讲,他指出,美方发起关税战后,一些国家车企增加赴美投资,如现代汽车宣布投资9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120万辆整车基地,丰田也将其皮卡生产线转移至美国得克萨斯州。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在海外布局,延伸产业链,在东南亚、欧洲的投资项目相对较多。但国内车企不能丢失产业链主导权,对于关键技术的转让要更加慎重,更要重视在海外的投资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发表题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形势和2025年发展研判”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品牌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特别是国内市场中表现非常积极,中国品牌汽车也得到国内外汽车消费者的认可。2025年1—4月整个乘用车占比已经超过68%。他表示,汽车产业已经真正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同时还存在内需增长和消费信心比较弱、行业的整体库存压力比较大等问题。
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理事长、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春生发表题为“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演讲,他指出,当前专用汽车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市场低位企稳,行业恢复转型升势初显;专用汽车轻型化趋势明显,细分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大;新能源量率破新高,细分市场多点突破;产线升级提速,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出口规模持续高增长,海外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巡视员、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发表题为“高端智能设备研发在安全应急领域发展新方向”的演讲,他指出,安全应急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支撑。高端智能设备是安全应急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需要技术、政策和生态协同推进;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速技术转化,共筑安全未来。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理事长高宏发表题为“数智化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趋势”,他指出,安全应急产业转型将加快技术赋能,构建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加快装备创新,打造协同化预防生态;加快决策支持,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加快能力培育,培育预防型安全文化;加快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与预防场景融合。
山河智能特种装备研究总院副院长刘昌盛发表题为“智能化应急救援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演讲,他指出,我国是受地震、森林火灾、泥石流、堰塞湖等多种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出表现为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70%城市)、次生灾害多、受灾人口多(0.6亿人/年),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主要依靠人力,缺乏专用救援装备,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研发相关智能化救援装备体系是必然趋势,技术层面正在向智能化、无人化、模块化、协作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在本次大会上还对随州市专汽明星产品进行发布并颁奖。随州市经信局对随州“专汽+应急”产业招商进行了推介,随州市曾都区政府发布了国家级专汽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二期项目建设规划。
大会举行了随州市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随州市各相关单位共签约专汽、应急、新能源等领域的15个项目,总金额220亿元。
之后,随州市汽车协会发布了八大金刚明星产品,分别是劲能自卸卫士——重汽华威新能源自卸车、电力急先锋——许继三铃应急电源车、泡沫擎天柱——江南专汽压缩空气泡沫消防、混动逍遥客——威尔特芬混动商旅房车、天眼巡界指挥官——齐星无人机应急巡视测绘指挥车、银甲护油侠——楚胜汽车铝合金运油车、新能源垃圾搬运工——凯力专汽纯电动压缩垃圾车、天降镇火神——博利专汽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消防车。
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随州国投集团、随州市汽车行业协会、随州安全应急研究院、湖北中展汇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同期举办2025专用汽车产业博览会暨供应链交易会并于5月21日举办第二届专用汽车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交流大会。
随州大会的召开为行业参与者搭建了技术交流、生态共建与商业合作的高端平台。同时在促进专汽和应急行业创新发展,拓宽经贸合作渠道等方面提供助力,推动了专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创新,助力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