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于 25 日即将踏上精彩之旅,走进“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这里承载着悠久的龙舟文化与精湛的制造技艺。走进村落,那古老的龙舟制作工坊映入眼帘,匠人们熟练地雕琢着每一块木板,仿佛在雕琢着历史的记忆。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仿佛能感受到龙舟即将腾飞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与创新交织,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理念碰撞。写作训练营的成员们将在这里汲取灵感,用文字记录下这独特的文化瑰宝,让“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的故事在笔墨间流传千古。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25日将走进“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
解密龙舟制作 体验乘舟破浪
“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福州万人出城观看龙舟赛的壮观场景。由此可见,早在宋代,福州人就对龙舟运动情有独钟。龙舟文化也是灿若瑰宝的闽都文化组成部分。
那么,在福州内河乃至闽江上披风斩浪的一艘艘龙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龙舟队员又是如何整齐划一、破浪前行呢?本周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将走进“中国龙舟制造第一村”——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在木屑飞扬间寻找这一闽都文化的基因密码。
“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福州,福州龙舟看方庄。”方庄龙舟制造技艺已传承700多年。据统计,目前该村每年能接到超过200艘龙舟的订单,总产值约600万元。本周日,小营员将在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方庄龙舟制造技艺(闽侯县)代表性传承人方绍晃的带领下,深入了解选龙骨、钉底板、做船桅、装鱼梁等传统龙舟的制作工艺过程,目睹一根根普通的杉木,如何在老匠人的刀削斧凿中,变身为一艘艘劈波斩浪的龙舟。
本周日,将特邀南通当地龙舟队参与活动,并由资深龙舟队长带领小营员前往闽江畔的龙舟训练场,坐上真龙舟,学习怎么划龙舟、如何听指挥,在方言韵律口号声中感受龙舟团队精神。
活动结束后,还将邀请一位语文名师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现场写作,将一天的见闻感受写成佳作,并针对孩子们完成的文章进行批改点评,最终评选出“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进行表彰。
特别提醒的是,小营员现场创作的文章(片段),回家后要再进一步修改提升,整理成电子文档,并于5月30日18时前发送至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电子邮箱fzwbxzxly@163.com。福州晚报融媒体平台将择优刊发。其中,在本报《作文园地》刊发作文(片段)的小营员,将获得相应的稿费。
本次活动已开启报名通道,感兴趣的家长请添加“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客服”微信号咨询了解。(记者 陈木易 周桃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