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台风,在疾风骤雨中救援群众;北上涿州,跨越六省抢险救灾……3年6个月,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6790小时,执行各类救援任务2000多起,处置民生求助1400余起,这是泉州市泉港区星空应急救援中心的“成长侧记”。2022年3月8日,该中心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为泉港区首支社会应急救援力量。
“将星光洒向黑暗,为每一位危难中的人带去希望。”星空救援团队秉承这份信念,锤炼“外功”,熟练传统救援装备,测试新设备,引入科技赋能;深修“内力”,不定期拓展技能培训,月度专项训练,年度野外驻训,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以更高水准、更强效率投入公益救援。
野外驻训
信息联动 锻造一流响应速度
“星空救援队吗?我母亲84岁患有老年痴呆,15时外出后,我们几十号人找了三个多小时都没找到,我们担心她出事。”2025年8月11日18时,星空救援指挥中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一男子在电话里焦急地说道。接线员刘淑莉一边安抚求助的群众,一边将该信息传给值班负责人詹惠阳。
詹惠阳第一时间通过日常待命对讲机呼叫空闲队友集结:“星空队员,星空队员,这里是星空应急救援中心,刚接到一起高龄老人走失求助事件,请所有空闲队友迅速在队部沿线坝头凤山路集合。”18:02,救援车辆驶出救援中心,18:20,救援人员抵达目的地,全程用时18分钟,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救援队伍迅速作出研判,锁定老人失联方向后,联合家属对各路段进行人车覆盖搜寻,顺利找到老人家。
“对于应急救援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詹惠阳说,面对群众多元化的救助需求和救援任务的紧迫性,星空应急救援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日常值班制度、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开通24小时救助电话“0595-87788119”,组建起一支具备水域、山地、无人机、犬搜等技能的8人快速反应小组,从而确保出现警情,即时出动、高效救援。
此外,该救援中心还与各镇街建立通联群,邀请村干、网格员加入,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实现信息即时互通、资源快速调配。“一旦群众有求助需求,村干部可第一时间在群内反馈,救援队迅速响应,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据詹惠阳介绍,2024年,该中心依托通联群,成功完成救援任务12起,甚至创造了1分钟内完成救援的奇迹。
那是一起寻人事件。
“你好星空救援队吗?我是惠安涂寨的,我父亲走丢好几天了,当地警方说老人家进入你们泉港了,请问能帮帮我们吗?”电话里一女子显得格外焦急。
“你们在原地等待一下,我们马上派人过去,你加下我的微信,老人相关信息和照片马上发我一下。”收到老人信息后,救援中心第一时间派出8人搜寻小组前往,同时将寻人启事发到星空救援界山信息群内。
“是这个人吗?”群内一好友马上响应,发来了一张老人家坐在其家门口的照片,詹惠阳第一时间将照片发给了家属并得到确认。至此,在寻人启事发到群内不到1分钟时间,这位走失3天的老人便被成功寻回。
“群众的力量很强大,我们在探索构建更强大的救援通联圈子。”据詹惠阳介绍,该中心正在尝试与快递骑手、外卖小哥、滴滴司机等群体,台球馆、网吧、共享茶室等人员往来密集场所互联互通,形成公益救援的“大地图”“朋友圈”。
实训练兵 锤炼高超救援本领
“火花塞取下来第一时间擦干净,不能留一点水渍;启动的时候一定要拉到位,速度一定要快”。在前黄镇前烧水库,一场野外驻训火热进行中。
水中,队员们正在模拟动力橡皮艇发生侧翻后发动机进水的紧急处置和翻舟自救科目训练;岸上,一名老队员正在对一群队员讲解“智能救生圈”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救援帐篷内,队员们正在熟悉各类救援装备的应用和维护。
“这期野外驻训的主要科目是防汛防台风,‘泉安使命-2025K泉港区防汛防台风基层应急演练’即将开始,大家都憋着劲,都想在演练中发挥出最高水平。”作为演训的总协调,詹惠阳一边指挥队员训练,一边介绍情况。
据了解,这是星空应急救援中心每年的固定训练科目,一场5天以上的野外驻训,主要目的是对实战中的短板救援技能进行重点训练,并对新人进行培训,以此加强团队的综合救援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类救援场景。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星空应急救援中心十分注重救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总结出月度训练、年度驻训以及不定期的专项培训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其中:年度驻训是大型综合技能演练,月度训练则是针对弱项短板进行针对提升。
野外驻训
此外,救援装备的补充和更新也成为团队提升战力的重要举措。去年,泉港区应急管理局与星空应急救援中心签订装备代管共享协议。由此,该中心能够应用的装备涵盖智能机器人、远近距离抛投器、中型火场侦察无人机、地震救援装备、生命探测设备等新式装备以及冲锋舟、橡皮艇等传统救援装备。
“技能训练是‘内功’,装备更新则是‘外功’,内外功兼修能让我们面对任务‘有恃无恐’。”詹惠阳笑着说。
科技赋能 构建智能救援系统
走进泉港星空应急救援中心的救援特殊人群预警中心内,指挥台的专职预警员正在电脑前不停敲击键盘,对一些求助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指挥大屏幕占满整面墙面,屏幕上“星空救援预警智慧平台”以及预警扫描正在源源不断地更新信息。
“星空救援预警平台在今年7月份正式搭建,主要用于对接区内一些特殊人群,如:孤寡老人、易走失人群、儿童及其他有需求的对象。”预警员刘淑莉介绍。
随着预警平台的出现,星空救援中心与后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计划推出“星空伴你回家”文明志愿服务项目,依托第三方科技公司,开发“星空守护”智能设备,并由星空救援队提供全程免费后勤服务保障,以科技力量为特殊群体构建“预防-救援-关怀”全方位安全网络。
项目计划为老年人、儿童、智力障碍者等易走失人群配备“星空守护”智能穿戴设备。设备集定位、一键SOS、电子围栏、行为异常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相当于用户身边的“全天候安全卫士”。同时,系统配套搭建AI智慧中枢,实现7×24小时智能监测与数据分析,并建立“10分钟响应圈”应急机制,确保险情第一时间被发现、信息第一时间被推送、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提升星空救援队的响应效率与应急保障。
“依托这个平台,能够实现24小时随时预警处置、并能及时派勤,避免悲剧发生。目前,我们正对接企业寻求该项目的购买服务,从而解决星空救援专职人员的费用及一小部分收入来源。”詹惠阳介绍。(文/洪坤泽 图/陈永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