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速路看烟台未来立体式大交通格局!
admin
2021-08-24 15:03:22

原标题:从快速路看烟台未来立体式大交通格局!

摊开一张烟台的地图,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链接着发展,更链接着民心。

不论是荣乌高速外环支撑;亦或长江路、机场路等主干道路布局成网;机场、高铁对外链接……

大交通已经成为促进烟台经济发展的通衢大道,不断拓展着城市空间,延伸着生活边界。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张地图上还将叠加:潍烟高铁、机场二期、快速路、乃至推进中的轨道交通。届时,烟台的大交通体系将呈现出更完善的生长脉络。

眼下新鲜出炉的一项规划,正是烟台人期盼已久的快速路。

01

通达城市

烟台快速路体系完善加速

快速路,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城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对区域跨度较大、各区联系不紧密的城市,快速路是链接不同板块、激活周边资源,实现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

烟台快速路提出已久,真正明确是在近期12335中心城区建设思路中,与地下轨道交通体系、空中山海步道环线等共同构成“上下分离、快慢分离”的三环立体交通系统。

按照《规划》,烟台要形成“一轴一横三纵+港区环”的快速路网络布局方案。

一轴为荣乌快速路;

一横为沈海高速- 红旗路-塔山北路快速路;

三纵为奇泉快速路、德润快速路、山海快速路,加上港区快速路环线,网络总里程为196.8公里。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山海快速路与德润快速路已经在进行招标公示。显然烟台最先推进的还是中心城区的快速路体系。

可见,烟台推进快速路的决心毋庸置疑。而这一重大规划,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自然也会带给烟台人很多疑问。

任何一项城建规划的落地,都是一次全民参与讨论的话题。

之于快速路,好像烟台人提出的问题更多一些,也显示这一规划所承载的意义更加非同小可。

02

快速路若干问题

如何影响烟台

要解决好这场新城建时代的“邻避”困局,我们需要细究快速路规划中,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为何烟台要现在推进快速路?

除却等待审批的地铁以及交通拥堵问题,烟台独特的狭长地形,是建快速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实来看,不论等级高于或低于烟台的城市,都在大力推进快速路网。

威海有环山快速路;青岛有东西快速路等;潍坊2021确定了宝通街高架快速路;日照有迎宾路快速路……

可见,烟台快速路已经稍显落后。从现实情况来看,烟台市区的交通路网亟需升级迭代。

根据2020年烟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截至2020年末烟台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171.27万辆,增长6.6%;私人轿车108.03万辆,增长6.4%。

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仅依靠公交体系或现有路网完善显然难以满足需求,更别说快速通勤。

基于这个问题,也有人疑问为何烟台不等轨道交通,地铁不是更有利于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

首先轨道交通烟台一直在推进,但目前审批政策从严从紧,审批还需一个过程。即使批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难以满足需求。

而从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来看,推进轨道交通与建设快速路网并不矛盾。

以杭州2021年提出的交通网络体系来看,既要推进轨道上的杭州,强化轨道交通网络;也要加快形成“两环七横五纵九连”的城市快速路总体布局。双线程推进,结合智能交通、公交提质等动作,构建未来城市大交通的稳固框架。

同样的选择也发生在上海、青岛等城市,即使有了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但实现快速出行、链接不同组团的快速路依旧是不可或缺。

快速路可与轨道交通实现互补对接,加强城区交通的通行效率。

可见推进快速路与地铁、高铁等同样重要,尤其在烟台轨交未获批示的大环境下,要解决城市内部各组团的快速通勤,快速路是最优解。

所以烟台选择当下推进快速路,看似有点突然,其实背后早已筹划已久。

2、当前快速路规划有何科学性?

既然烟台快速路必须要建,那选择在哪里建,自然是烟台人最关注的问题。

目前能够看到的是,快速路线路规划基本确定,即一轴一横三纵+港区环。基于该线路的选择,其实网上争议颇大,其中最大的聚焦点在于三纵之一山海快速路

从线路图看,山海快速路是最接近芝罘与莱山核心的一条纵向快速路,目前也是城市主干道。

在反馈最多的意见中,基于道路现有交通情况提出问题者甚多。如:为何要选并不拥堵的山海路,而非芝罘核心区内的道路?山海路作为烟台核心中轴线,是否有修建快速路的必要性?

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可以从整体快速路的构成来看。

任何完善的交通体系,首先必然成环,其次要有向外发散链接各个组团的触手。类似于轨道交通体系中,环线与其他线路的链接关系。

烟台主城内的快速路环线,需要南北向的快速路进行分流、疏导,所以南北快速路重要性十足。

而为何选中山海路与德润路,并非机场路与观海路等路段?

首先,这个选择更多考虑的是整体大交通的框架构建。快速路规划,也要考虑到高铁线路、机场以及未来轨道交通的规划。

从地理位置看,山海路北接芝罘核心,南部则是未来三港之一的陆港(南站),这里要承接的是潍烟高铁等通车后高频的交通诉求。

其次在轨道交通规划中,机场路与观海路均有轨道交通的线路经过。目前烟台在一些重要工程节点规划时,都会预留未来轨交的位置。

快速路要避免与城市地铁长区段共走廊布设,故而,山海路成为最佳选择。

再次,烟台是典型带状组团城市,快速路选线要兼顾服务各个组团,要成网布局。选线尽量布局组团边缘,避免高架穿越城市组团核心地区。

山海路位于莱山区组团西侧,便于莱山区与芝罘区的快速衔接。

目前的方案下,山海路与奇泉路、德润路一起可形成间距7-8公里的快速路纵向通道,三纵的间距是符合快速路间距的要求的。

其实山海路作为快速路不是在最新规划中第一次提出。在烟台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中均为快速路定位。

山海快速路建成后,将带来“均流”和“提效”两个明显的作用。

“均流”是指山海路对路网整体车流的均衡具有重要作用,山海路快速路能够均衡分流周边区域交通量,有效减少路网高峰拥堵里程,整体维持在平稳运行水平。

“提效”是指快速路通行时间节省效应是比较明显的。我国内很多城市快速路建成后沿线居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出行时间节省30-50%。

未来,山海快速路周边居民至南站、市区核心或跨区通行的效率,将大大提升。基于未来视角考量,山海快速路的修建很有必要。

3、快速路建设主要采用何种形式?

必要性与路线选择确定,快速路的建设形式也是热议话题。

在我们的认知中,快速路的形象主要为高架,兼顾有地下或地面形式。而烟台快速路体系以高架为主,尤其是核心区域内的线路。

三种快速路形式,各有各的特点。

实际来看,高架优势更为明显。在国内众多城市的经验中,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对于这一工程可谓得心应手。

而在烟台的规划中,以山海路为例,建设形式为高架双向6车道,地面辅路双向6车道,相当于双向12车道,几乎将现有山海路的运力提升了一倍。

这对于一条城市主干道路来说,是极大的升级。

4、高架是否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以及山海路形象造成影响?

想到高架,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噪音、扬尘、光照或界面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围绕快速路出台了两侧建筑距离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或规定,普遍来说是以高架主线及匝道结构边缘线距离两侧建筑的间距30米设为一般控制值,10~15米为极限控制值。

例如在上海市2020年发布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物退让一则中,提及沿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距离除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30米。

从实地探访来看,基于山海快速路双向6车道的高架与地面辅路形式,距离两侧建筑物还有大概60米左右的距离,高于大多数城市的标准。

加之后期配置一些声障等,对两侧居民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日照方面,高架快速路高度基本上是9~11米左右,与城市中常见大中型树木高度相近,除非将建筑建在道路上,否则对山海路高架对周边居民无影响。

噪音层面,国内专业第三方机构曾检测了部分高架快速路建设前后晚上和白天的噪音情况。一般来说距路中50米以外的范围噪声影响就很少,而山海路两侧距离更远,相对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其他城市的经验,快速路高架底部支撑的桥墩确实会对界面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有很多途径,比如对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来有效减少桥墩在视觉上的压迫感。

例如宁波,巧妙用高架桥下土地,开辟市民健身运动空间。包括公园、停车场、文化长廊、休闲运动场所等等,这个空间具备极大的开发价值。

其次,快速路高架的修建也为公共交通提供了更多提升空间。通过分流私家车进入高架,地面辅路的交通压力将减少,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的通行速度。

例如上海71路公交,就是在快速路高架下升级的公交,拥有专用道路和专用车辆且24小时畅通。未来烟台是否会有专门的快速路公交系统,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综合来看,当我们抛开机场、高铁仅仅看城市内的交通格局。烟台已在规划以及推进中的交通工程,将形成高效率的“立体式交通”格局。

地面,是不断完善,拓宽升级的城市主干道。

地上,是快速通行,链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

地下,是高密高运量,服务高效生活的轨道交通。

三者在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可相互对接、疏导,形成一个高速运行的城市微循环系统。

立体式交通格局的规划,明确了烟台各组团、各区、各个不同场景下人们生活工作与出行的便捷性。这是城市大交通体系下,最为重要的城市内部通行规划。

而当立体式交通,同时赋能机场以及高铁等对外交通枢纽,将带来烟台城市能级的进一步提升。

城市内部出行便捷,跨城市学习工作旅游更为方便,带给烟台人的绝不只是交通的便捷,更附加其他多种利好。

03

综合来看,烟台快速路体系充分考虑到了大交通框架、城市组团链接以及区域发展等实际问题。

按照“强东西、疏南北”干线道路布局思路,在核心区和各组团中心区边缘,形成“轴+网格”快速路布局,对外与高速公路一体化衔接,内部联系重要客货运枢纽和城市重点发展片区,通过地面干道快速衔接转换。

站在历史的轴线上看当下的烟台,已经进入这十年来最好的一个阶段。

各大重点片区的推进、三年破万亿的目标、最新12335城市格局的规划以及快速路、建筑风貌、总体城市规划、海岸线规划等等。

抓住这一波机遇期,烟台不仅有机会弥补差距,更有可能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新生,为下一个10年、20年甚至是100年打下基础。

所以当今年看到快速路的具体规划,更多人内心是激动的。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城建工程,或许就是开启烟台城市新格局的关键钥匙。

一路通,百业兴。

这一次,可以狠狠期待一下未来烟台的变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投(洋浦)油气储运取得通用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通用密封型伸缩缝防护装置”的专利,...
武汉安固消能科技取得一种新型自...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安固柔性消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自浮式桥梁防护装置”的专利...
钟睒睒,捐1亿元! 据潮新闻客户端消息,11月22日,浙江诸暨市教育大会召开。会上,诸暨市教育强市奖励基金成立,大会现场...
我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11月24日上午,在位于安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