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让易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消防安全工作不容忽视。近期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陵川大队积极行动,优化便民服务,组织人员深入辖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检查行动,为居民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一、主动协调对接。陵川县消防救援大队高度重视,将此次行动作为消防救援队伍服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具体举措,主动与县住建、应急、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调,掌握辖区安置点的底数,会同县住建和扶贫办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加强监督管理、隐患治理和源头把关,确保安置点消防安全。
二、集中力量开展排查。陵川县消防救援大队主动对接县扶贫办,联合住建、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开展消防安全上门服务指导,详细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规模、建筑情况、居住人数等基本情况,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达标的要求,重点对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和完好有效,是否按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用火用电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充电,独居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人群是否掌握底数等情况进行排查。针对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有关负责人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大防火检查、巡查,适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尤其要加强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最大限度地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针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大队积极联合消防志愿者、网格员开展消防宣传“敲门行动”,通过播放火灾案例、讲解农村防火要则、展示火灾案例展板等形式,使群众进一步了解火灾的危险性。指导群众掌握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的方法。在农村张贴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海报,向村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宣讲防火、灭火基本常识,传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厨房火灾的预防扑救等消防知识,起到了“教育一个人,影响一个家,带动一大片”的良好效果。结合农村特点,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广播、村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全力维护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来源:晋城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