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吉介绍自己的骑行成绩。记者 蒋雅琛 摄
近日,乌力吉又一次收拾行囊踏上了旅程。此行,他将跨越国境线,前往俄罗斯海参崴开辟一条骑行路线,为下一步俱乐部骑行活动做探路准备。“重点是看线路是否安全,把行程做细,可以在哪里歇脚、住宿、开展体验,要用多少时间,让规划更加科学。”
乌力吉是个来自内蒙古的汉子,喜欢脚踩踏板,当个自由的“追风者”。这样的他为什么安心定居在长乐?这要从14年前“追风”途中的一个意外讲起。那时,他在北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趁着假期一路骑行来到福建三明探亲,不承想归程行至长乐,自行车却出了故障,将他留在了这个滨海小城。“我当时发现,这里一家品牌自行车店都没有,觉得是个可以开发的市场,便留了下来。”
时代快速发展,品牌自行车店在长乐一家接着一家出现。感受到压力的乌力吉又在探索新的领域——创办骑行俱乐部,组织骑行活动。虽然乌力吉本身就是骑行爱好者,在国内外许多地方都曾留下车辙印记,可自己骑是一回事,带着别人骑又是完全另外一回事。骑行一要确保安全,二要感受风土人情,乌力吉决定,引进台湾骑行俱乐部更加成熟的操作模式。“我们将团员进行分组,每组配备一名教练,带着大家骑行。随队的还有后勤补给、医护人员、专业摄影等等,配一辆大巴跟着团队,队员们累了可以乘坐大巴休息。”
除此以外,乌力吉还注重骑行教学。“出发之前,我们会进行培训,包括应急处置、辨别方向等等。比如大家要知道骑行的手势,什么是停住、出发、靠右、一字骑行等等。骑行时,前面一个人做了手势,后面的人要一个接一个跟着比划,确保指令传达到每一个人。”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乌力吉接连带了两个团,分别去了青海—甘肃与内蒙古。青海—甘肃走的是西北大环线,西宁集合,途径祁连、张掖、嘉峪关、敦煌、柴达木盆地等,全程12天,里程达450公里;内蒙古走的是“天骄之路”,10天时间挑战280公里骑行。这一路上,他们遥望远处的雪峰,亲近广袤的草原,捧起清冽的湖水……在朋友圈留下了满屏的回忆,每名队员都收获了一张完赛证书。
跨越三省,全身心投入,这个暑假是乌力吉13年带教骑行的缩影。至今,他带教的学员超2000人,令他最自豪的是学员们都通过骑行收获了成长。在乌力吉自行车店的墙上,一张张照片定格了一段段回忆。“这几个孩子都很有出息,这个考上了复旦,这个上了厦大,这个去了海南大学”“这对夫妻是通过我们的骑行活动认识的,我给他们办了个自行车婚礼,他俩骑车,后面跟着一两百人”“他是2016年加入的,现在已经有3个孩子了”……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在骑行这条道路上,乌力吉总是抱着拼命三郎的劲头,他踩着踏板骑过长乐18个乡镇256个乡村,也将自己的所长回馈这座城市,协助长乐区举办多届自行车挑战赛。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候鸟翩跹起舞,滨海新城变化日新月异,梅花古城海风吹拂浪花……他规划路线,串联起长乐最美风景。“我要感谢很多人对我的帮助,比如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郑航就为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没有他们我很难做出今天的成绩。”
转眼十余年过去,乌力吉还在不断挑战自己。未来,他希望在这座被他视为“福地”的城市,宣传推广骑行,塑造城市绿色新风景。(记者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