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嗓子有痰堵着,快喘不过气了,太难受了!”昨晚,京城一阵雷雨交加,本就有鼻炎的市民李先生,此时突发呼吸困难,最终做了雾化才缓解。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昨晚,网络上有很多市民分享呼吸困难,犯鼻炎或者哮喘的经历。还有网友称急诊室爆满,很多孩子也出现咳嗽和喘不过气的情况。而就在前一天,山西太原也有不少网友发帖称在一场雷雨天气后出现了类似情况。有专家介绍,这是“雷暴哮喘”,其最大元凶是花粉过敏。
记者了解到,这一现象被称为“雷暴哮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英国伯明翰(1983年)。201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暴发最严重疫情,致8500余人急诊。国内典型案例包括2023年呼和浩特暴雨后单日接诊400余名过敏性哮喘患者事件 。
什么是雷暴哮喘?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群体性发生的急性哮喘发作或呼吸困难症状激增的公共卫生事件。它并非一种新型哮喘,而是一种由特定气象条件触发的、严重的过敏反应现象。
据了解,雷暴哮喘的发生需要三个关键因素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一是高浓度的空气过敏原,这通常是大量的草花粉,这是“原料”;二是易感人群,即患有花粉症(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人群是高风险人群,许多仅有花粉症而从未哮喘发作的人,也可能首次经历严重的哮喘发作;三是上升气流,雷暴来临前的强风将地面的花粉颗粒卷到高空的云层中,在高空潮湿的云层中,花粉颗粒因湿度增大而吸水、膨胀并爆裂,变成极其微小的碎片(粒径仅几微米),而雷暴的降水和下沉气流将这些微小的过敏原碎片集中地带回地面并扩散。这些碎片非常小,可以绕过人体鼻腔的天然过滤屏障,直接侵入支气管和肺部深处。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这会引发呼吸道极度的、广泛的痉挛和炎症,导致突发的、剧烈的哮喘症状。
如果用一个简单比喻,雷暴就像一个巨大的“花粉粉碎机和喷射器”,把原本只能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的花粉,变成了能深入肺部、引发致命性哮喘的“超细粉末炸弹”。
而昨天,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北京花粉浓度等级为4到5级,大部分站点处于高至很高级别,其中蒿草种类的花粉浓度高达196粒/1000mm²,其他种类浓度高达228粒/1000mm²。而今天也是相似的情况,花粉浓度等级还是在4到5级,为高至很高级别(160~800粒/1000mm²)。今天白天云量较多,敏感人群外出需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本周中后期,京城天气以多云到阴天为主,多分散性降雨。
针对本周后期雷雨多发和花粉浓度较高的情况,如果您是花粉症或哮喘患者,建议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花粉浓度预报,若发生雷暴,期间最好待在室内,并紧闭门窗,防止过敏原进入室内。另外,即便是从未被诊断过哮喘,但只要患有花粉症的患者,就是雷暴哮喘的高危人群。在雷暴天气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时,都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