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远水救近火,村头就有消防站!湖南消防破解农村消防难题
创始人
2025-09-06 11:36:30
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熊泊宇 通讯员 邓蔚豪 石万里 吴萍

近年来,农村火灾形势日益严峻,各地农村小火亡人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偏僻、房屋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缺乏、村民防火意识薄弱所致。

如何预防和遏制农村火灾发生,有效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治理水平?湖南省各级消防救援部门立足当地实际,以增强农村抵御火灾能力为着力点,稳步提升农村火灾防控能力。

凤凰县舒家塘古堡。通讯员供图

古今智慧为传统村落穿上“防火衣”

静静矗立的舒家塘村,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寨堡,位于凤凰县阿拉营镇的双凤山麓,这里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子之一。

来到舒家塘村村头,一口古井仍涌着清泉。古井边是3个水塘,分别用于饮水、洗菜、洗衣物等。顺着溪流往前,仍是水塘。村支书杨勇表示,旧时,这一条溪流曾是一条护城河,沿着双凤山将舒家塘古寨堡包围。如今,这道曾用于城池防御的第一防线被切割成13个水塘,服务村民日常生活,也承担着消防水池的功能。

“古人建造城池,一般都会挖设护城河,即所谓‘金城汤池’,甚至村落都会挖设小型的护城河。”杨勇说,护城河的宽度与深度能阻隔火势蔓延,尤其在舒家塘这种木质建筑密集的村落中,有效起到了物理隔离作用。

除利用自然水系构建的消防网络,一口口“大缸”在舒家塘村同样随处可见。“我们叫它‘太平缸’。”杨勇说,这种大缸蓄水、水池作为外部水源补充的“内外结合”布局,满足日常用水需要,又为火灾提供应急储备。

如果水池环绕、水缸遍地是古人防火智慧的体现,那么新建的消火栓、覆盖全村的电改,就是当代人防火智慧的体现。“安全得很,村里到处都有‘喷水的管子’,消防员还专门给这些管子建了木屋子。”村里的老人说。

漫步村中,青石小道旁一个个“木屋子”,打开“屋门”就可以看到老人所说的“喷水的管子”——这是建在村里的消火栓,因为经常看到消防员用它演练,老人称之为“喷水的管子”。

凤凰县消防救援大队在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为该村的志愿消防队配备了手抬式机动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不断提升古村防火指数。

沿着水塘继续向前,很快就能抵达该村东门。村周围被恢宏的古城墙环绕,现存城墙普遍高4米至6米,墙体由当地的石块竖垒砌成,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坚固如初。

“这样的构造空间不仅冬暖夏凉,还能起到封火墙的作用。”杨勇说,村中民居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密集成片的建筑物势必造成“火烧连营”。为应对火灾威胁,古人用整块青石条架成石库门,用青片石砌成封火墙,构成隔离火灾的人工屏障。

与高耸林立的古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在古堡脚下的仅10余平方米的水泥砖房。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屋,承担起全村火灾监测与预警的重要职责。

舒家塘村引进的智慧消防检测平台。通讯员供图

走进小屋,监测平台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的各种数据格外引人注目,报警类型、报警时间、具体位置……各类火灾预警信息非常详细。

“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我们引进了智慧消防监测平台,舒家塘村的重点建筑、民居都安装了感烟报警器,用于精准监控,哪一户发生疑似火情,信息会立即反馈到监控中心。”阿拉营镇副镇长滕昱鑫说,村中一旦出现风险点位,智能消防系统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示点位具体位置,24小时轮班在岗的值班人员接到警情后会第一时间与村志愿消防队成员联系,赶赴现场核实报警情况。

“舒家塘村有志愿消防队,基本上可以覆盖日常检查。此外,该村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配备了智能预警设备的古村落。”滕昱鑫介绍,自2019年平台运行以来,已接收火警预警1400余起,并成功处置了21起真实火情。正是通过“土方子+科技活”的创新实践,舒家塘村唱出了古村消防安全的旧韵新曲。

还有与舒家塘村为邻的菖蒲塘村,这里果园众多,猕猴桃树、柚子树、黄桃树等一片接着一片,新绿满枝,长势喜人。

“村民富了以后,消防安全更得跟上来。”巡山员麻为民说,通过自主研发的“林长制管理系统”APP,大家每天三次“打卡”各个果园,实时上传巡查数据。此外,巡山员每月定期参加凤凰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办的森林防火课堂,因为除了巡山,他们还肩负着消防安全宣传的任务。“有了科技力量和专业队伍的守护,我们更安心了。”该村果农杨德胜说。

源头治理让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古今智慧护航安全,2021年,该州政府还明确提出25件民生实事,完成农村大团寨电气线路改造16299户。

从那时起,在湘西的绿水青山间,消防员与电力工人翻山越岭,用阻燃型PVC线管为吊脚楼住户改造裸露铜线的身影,成为各个古村落的一道风景线。

在挨家挨户改造线路时,消防员联合精通苗语的志愿者,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一道向村民讲解家庭用电注意事项,用印有消防安全知识的日常用品代替科普海报,让消防安全知识常伴村民左右。

日前,吉首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宣传员再次来到矮寨镇中黄村——一个曾因电线老化多次发生火灾的传统村落,为村民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谈及“消防安全示范村”中黄村,大队的消防员黄峰说:“我去过许多村镇,有时会觉得我们改变的不仅是电路,还有乡亲们的安全理念。”

如果说电路整改迈出了农村消防安全治理第一步,那么针对农村地区水源短缺现状的水改工程,则是为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筑牢“第二道防线”。

怀化辰溪县与湘西自治州毗邻,这里的农村团寨木质建筑成群连片,既承载着农耕文明的记忆,也面临着火灾防控压力大的挑战。

2023年初,辰溪县消防救援大队向县政府提请开展农村团寨消防水改工作,通过修建高位消防水池、铺设消防供水管道、配备消防设施等措施,确保农村团寨消防安全。

“保护传统农村团寨,消防安全是前提。”该大队大队长周志强说。水改工程采用“微创手术”方式,遵循“藏于檐下、融于景中”的原则,将消防设施嵌入村寨。铺设消防管网时,为避免大规模开挖破坏石板路与团寨基础建设,施工人员沿巷道边缘、房屋檐角隐蔽走线,修建高位消防水池,也充分利用地形,与村寨原有水塘、沟渠相连,既保证储水量,又不妨碍其成为村落景观的一部分。

历时2年,该县新增205个消防水池与消火栓,以及28千米长的消防管网,构建起完备的消防供水体系,让24个传统农村团寨的1400余户村民从中受益。

农村地区水源短缺水改工程。通讯员供图

基础设施是保障,正常运转是关键。为确保各项水改工程发挥作用,该大队定期对农村团寨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多次派专人上门组织消防演练,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同时,开展各项火灾隐患排查,督促整改1300余处火灾隐患,注重从源头防范火灾风险。

“今天消防员又来给我们培训了,消防设施器材我们都上手试过,熟练后发现操作很简单。”该大队队员日前到仙人湾瑶族乡光明堂村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参加培训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泽军说,“水改工程完成初期,仍有部分村民表示不理解。直到今年初,发生了一起由村民共同扑灭的火灾,才让大家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1月26日晚,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邓少兴家突发火情,家中80岁的留守老人身陷险境。由村民组成的志愿消防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铺水带、接水枪、开水阀……大家各司其职。得益于水改工程带来的便捷,不到30分钟,火势被成功控制,且未造成人员伤亡。

“要是在以前,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火舌蹿上房梁。”村民邓世红指着新装的消火栓感慨道。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瑶族聚居地,98%的建筑为木结构,道路最窄处不足1.5米。如今,45立方米的高位消防水池如同安全卫士般居高守望,每隔40米设置的消火栓与供水管网构成一道安全防线,加上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将专业消防力量与村级志愿消防队有机结合,让“防得住、灭得早”的安全承诺照进现实。

“现在看见消火栓就有安全感。”质朴的话语道出群众对消防水改项目最真切的认可。随着消防水改工程的稳步推进,2025年,该县全域农村火灾成灾率同比下降三分之一,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大屋场消防模式”村落防火墙更牢固

“老师傅,村里消防管网通水了,快来试试。”日前,邵阳市绥宁县长铺子乡道口村村民杨军站在新落成的消防器材柜前,招呼着路过的村民。顺着他的指引望去,红色消火栓与青瓦木墙相映成趣,消防管网延伸至村落每个角落。

“村里都是老房子,以前总担心发生火灾,夜里听到一点响动就吓得不行。”杨军说,“现在村里修了消防水池,家家配了灭火器,日子过得安心多了。”

为守护这片隐匿于湘西南的绿水青山,绥宁县消防救援大队缜密研判、科学谋划,针对农村木质建筑密集、消防基础薄弱的现状,积极构建集硬件、队伍、宣教于一体的“大屋场消防模式”,切实筑牢传统村落“防火墙”。

去年年初以来,绥宁县针对长铺子乡道口村、关峡苗族乡大园村等5个传统村落开展消防设施改造,新建高位消防水池1个、定点消防器材柜11套、室外消火栓14个,同步敷设消防管网1300余米。因各地消防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该县按照“模板参照、按需建设、因地制宜”原则,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走访查勘5个试点村落,摸清症结、厘清思路。最终,在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帮助下,5个试点村落消防基础设施改造有序推进。

“请注意安全,我们马上赶到。”去年夏天,大园村一处民宅突发火情,乡镇专职消防队接警后迅速抵达救援现场,协同村(寨)志愿消防队运用“古建筑火情处置七步法”迅速控制火势。

消防员对村寨志愿消防队集中培训。通讯员供图

这支拉得出、打得赢的基层消防力量,源自该大队持续打造的“强基工程”。大队对该县16支乡镇专职消防队和村(寨)志愿消防队持续开展集中轮训,组织其参加“理论+实操”培训,重点强化执勤备战、器材使用、初起火灾处置能力。经过系统培训的队伍,初起火灾扑救效率显著提升,联动响应时间明显缩短。此外,大队为每个传统村落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定制《古建筑火灾扑救预案》,确保“一村一策”精准防控。

守护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既要硬件筑基、队伍强基,还需宣教固基。为催生全民参与的热潮,绥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始终积极探索,丰富消防宣传形式。

“竹板打得啪啪响,消防知识听我讲……”今年春节期间,在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李家团村的戏台上,身着“火焰蓝”的演员们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快板中,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这场“曲艺进乡村 消防伴你行”活动是该县消防“文艺+宣教”模式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大队联合县文化馆创作多部消防主题文艺作品,包括黄梅戏《女驸马(消防版)》、现代舞《我们都是消防人》等。“这些调子好听,他们蛮会搞,晓得编成消防知识来唱!”李家团村的“戏迷”吴奶奶说。

此外,道口村建立“消防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参加培训、排查隐患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大园村组建“银发宣传队”,由非遗传承人用苗歌传唱防火口诀。数据显示,2024年绥宁县传统村落火灾发生率同比下降16.17%,村民消防知识知晓率提升至92%,为农村消防安全治理提供了参考。

漫步在三湘大地的村寨,爬上农宅屋檐的智能烟感器、立在田间地头的消火栓,无不彰显着湖南农村消防安全面貌的变化——曾经远水难救近火,如今村头就有消防站。

作者:熊泊宇

责编:熊泊宇

一审:熊泊宇

二审:刘双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蓝焰控股招标结果:山西蓝焰煤层...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9月4日发布《山西蓝焰煤层...
原创 无... 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中美之间的博弈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炮火,最近因美国国内法律的变数而...
海康威视中标:昆明理工大学智慧...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昆明理工大学月9日3发布的《昆明理工大学智慧校...
广博股份中标:关于消防稳压电源...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南通市海门区应急管理局月9日4发布的《关于消防...
即亮医用光辐射防护眼镜-数码防... 即亮医用光辐射防护眼镜-数码防护型 即亮医用光辐射防护眼镜-数码防护型 光学构型(Optical C...
不再远水救近火,村头就有消防站...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熊泊宇 通讯员 邓蔚豪 石万里 吴萍 近年来,农村火灾形势日益严峻,各地农村小火...
视频 ▏老人江中野泳体力不支,... 8月29日16时50分许,南京市水上公安局机动大队民警蔡玮玮在水警1号趸船上办公时,发现有一老人在三...
中国正规划对1颗小行星实施高速...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
罕见!大连钓友钓到一条20斤大... 鲅鱼也会咬人? 这罕见的一幕就真实发生在 大连市长海县小耗子岛海域。 一场原本轻松愉快的海钓活动,竟...
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颁奖 “致敬英... 福建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参赛的“致敬英烈 守护荣光”项目获得特等奖。 5日,第七届“善行八闽——公...
兴县消防救援大队进校园为新生上... 新学期伊始,为深化消防宣传教育“进学校”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兴县消防救...
侨策破壁暖侨心 侨乡焕发新活力... 福州,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乡亲遍布全球。近年来,随着中国侨智发展大会永久落户福州,侨胞返乡投资、创业需...
陕西省水利厅启动汉江流域洪水防... 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汉江干支流普遍涨水,汉江武侯站已出现超保证洪水,依据《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
孝义消防曝光火灾隐患单位 为进一步净化消防安全环境,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监督舆论作用,促进火灾隐患整改,现曝光3家火灾隐患单位,...
仓山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 5日,仓山区举办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主办方为10户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并为积极...
科技加持展新韵 茶树漫溢智慧香... 从保护茶树种质资源到如何精准育种,再到担任茶树成长的“守护神”,各地专家学者共聚榕城,探索一棵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