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8月27日上午,梅州市委统战部、市卫生健康局、市红十字会和西郊街道联合举办公益应急救护培训,西郊街道社工团队、专职消防队员、各村(社区)干部等4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两大部分。红十字会专业讲师首先从常见急症的识别与初步处理入手,结合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突发心跳骤停、急性中风、意外创伤等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并通过视频回放和情景还原,深入剖析了救援“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强调及时、规范施救对挽救生命的关键作用。参训人员全程专注聆听,认真记录操作要点,在问答环节积极互动,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在实操演练环节,培训重点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以及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法)等核心急救技能展开。讲师逐步分解动作、现场模拟演示,并指导参训人员分组进行实操。大家轮流在模拟人上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练习,互相搭档演练创伤包扎与骨折固定技术,逐步纠正错误手法、熟悉操作流程。不少学员表示,亲手操作、反复练习显著增强了对技术要领的理解与记忆,“真正遇到了紧急情况,心里更有底了。”
此次培训不仅提高了参训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也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据悉,接下来,西郊街道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扎实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活动,不断扩大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范围,普及急救技能,全力织密生命安全防护网,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何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