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底线,南昌县南新乡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与桥梁纽带作用,以“零容忍”态度、“全链条”举措推进防溺水工作,将人大力量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调研先行,精准锚定风险点。乡人大迅速组建由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调研专班,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辖区23个村(居)。代表们徒步丈量河岸线,攀爬堤岸检查警示标识,蹲点观察重点水域人员活动规律,绘制出覆盖全乡的风险图。针对发现的警示牌褪色、救生设备老化等20余项隐患,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闭环机制,组织代表每周开展“回头看”,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多维宣教,筑牢思想防火墙 。一是创新载体,打造沉浸式教育矩阵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大代表化身“安全宣讲员”,开展“防溺课堂进万家”活动。在留守儿童之家,代表们用情景模拟、动画演示等形式,教会孩子们辨别危险水域;在田间地头,通过方言快板、防溺口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安全知识送到村民身边。同时,联合学校开展“防溺水手抄报大赛”“安全知识竞赛”,激发青少年主动学习防溺知识的热情。 二是全域覆盖,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启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上,在各村(居)微信群,每日推送警示案例、自救技巧。线下,流动宣传车搭载大喇叭穿梭乡间,辖区内LED屏滚动播放警示标语,宣传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让防溺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
联防联控,织密巡查防护网。一是织密网格,实现巡查无死角。构建“人大代表+网格员+志愿者”三级联防体系,将全乡划分为23个责任网格。代表们带头认领重点水域巡查任务,与网格员、志愿者组成“护水巡逻队”,每天早、中、晚三次开展“拉网式”巡查。二是多方联动,凝聚共治合力。推动乡应急办、派出所、学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防溺工作推进会,通报风险隐患,会商解决方案。同时,设立24小时防溺举报热线,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民防溺的浓厚氛围。
跟踪问效,健全长效保障机制。乡人大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年度监督重点,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持续跟踪问效。针对代表提出的“加强水域周边防护设施建设”“建立重点人群关爱台账”等建议,推动乡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加固防护栏,配备救生圈、长竹竿等救援设备;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开展安全教育,从源头上降低溺水风险。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乡人大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推动防溺水工作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担当,为全乡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堤坝”,让平安之花在南新大地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