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重点群体居家安全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7月29日,广州越秀区建设街举行“重点人群居家安全智慧平台”启动仪式,这是全市首个“慈善+智慧安防云平台”项目。
独居老人生活存安全隐患
建设街,作为典型的老城区街道,辖内常住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8%,需要每周巡查探访的独居、纯老、残疾等重点群体超过500户。
街道工作人员巡查发现,这些家庭在用火、用气及用电方面均存在反应慢、响应滞后等较为集中的安全隐患,也是基层治理难点。
据了解,项目依托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养老易”平台系统技术,联动保利中环广场、粤海集团大厦微型消防站,为辖内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家庭等重点关注人群构建全时段、立体化的居家安全防护网络。
24小时10秒内响应,将危险防于未然
这一项目“智慧”在哪?如何保障独居老人安全?
据介绍,项目为有需要的家庭装载安全设备,搭载高灵敏度传感器,可精准识别烟雾浓度超标、燃气泄漏等异常场景,同步启动本地声光报警和智慧平台显示告警,并向用户本人、紧急联系人、社区及微型消防站推送预警。
这些预警信息可以说“秒级触达”。24小时在线客服10秒内响应,通过多渠道快速确认现场情况——若为误报/可控,更新系统报警记录并推送温馨提示;若确有险情,立即触发应急处置流程。
若进入应急处置流程,项目将依托“1分钟预警响应、3分钟人员调度、5分钟现场处置”机制,联动街道、社区、微型消防站力量上门处置。
试点期间,一独居老人因煲汤忘记关火触发烟感报警,系统客服迅速联系老人确认情况,成功化解潜在风险。
“现在晚上睡觉踏实多了,万一有事,社区和孩子们马上能收到消息。”在首批设备安装现场,独居老人麦阿姨欣喜地展示新安装的烟感报警器,工作人员耐心演示设备使用方法,并将其子女、社区、物业等联系方式录入系统。
“慈善+科技”助力,破基层治理难题
除了关注设备安装,建设街更联合广东有线、微型消防站,提供“三个一”配套服务——每季度一次设备巡检、每半年一次应急演练、每年一次全面体检,确保智慧安防系统“装得好、用得顺、护得住”。
从“治理”到“智理”,项目以党建引领慈善力量。统筹发动辖内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认捐”资金,专项用于为重点人群“认装”设备。依托智慧安防云平台,实现慈善捐赠流向透明可溯、设备安装情况实时可查、街区安全指数动态呈现。
目前,首批222户试点家庭已完成消防烟感、燃气监测等智能设备安装,同步实现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可视化大屏的端口贯通,筑牢重点群体安全“防护网”。
文|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詹苹苹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