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认知
1. 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办公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
2. 了解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火源,这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3.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在办公室要将预防火灾放在首位。
4. 消防设施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设备,严禁任何单位、个人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5.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办公室日常用电安全
6. 办公室内的电器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火灾。
7.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线路,如发现电线老化、破损、漏电等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8. 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防止过载引发火灾。
9. 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在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长时间待机耗电和产生热量。
10. 给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时,要使用原装充电器,避免使用劣质充电器引发火灾。
11. 充电设备不要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充满电后应及时拔掉充电器。
12. 发现电器设备冒烟、起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13.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如需增加用电设备,应请专业电工进行安装。
14. 电线不要缠绕在金属物体上,以免金属物体导电引发触电和火灾事故。
15. 电暖器、暖手宝等取暖设备要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且使用时要有人看管。
易燃物品管理
16. 办公室内的纸张、书籍、纸箱等易燃物品应分类存放,保持整齐有序,避免堆积过多。
17. 废弃的纸张、文件等应及时清理,不要留在办公室内过夜。
18. 酒精、清洁剂等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妥善保存,放在阴凉、通风、远离火源的地方。
19. 不要在办公室内大量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柴油等。
20. 使用酒精等易燃消毒剂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物体,避免发生火灾。
吸烟管理
21. 办公室内严禁吸烟,应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并保持通风良好。
22. 吸烟区内应配备烟灰缸,烟灰缸内的烟灰要及时清理,确保烟头完全熄灭。
23. 不要在易燃物附近吸烟,如纸张、窗帘等。
24. 禁止在办公室内乱扔烟头,以免引发火灾。
消防设施与标志
25. 了解办公室内消防设施的位置,如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26.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指针应在绿色区域,如发现压力不足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27. 熟悉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打开消火栓门、连接水带和水枪等。
28. 不要遮挡、圈占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其完好有效。
29. 保持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0. 不得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如用于其他非消防用途。
通道与出口管理
31. 保持办公室内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得在通道内堆放杂物。
32. 严禁在安全出口处安装栅栏、堆放物品等,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33. 定期检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
34. 安全出口的门锁应采用便于开启的装置,不得使用影响疏散的门锁。
35. 不要在楼梯间、电梯前室等区域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
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
36. 参加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
37. 掌握火灾报警的方法,牢记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准确说出火灾地点、火势大小等信息。
38. 学会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定期进行实操训练。
39. 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等。
40. 单位应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逃生技能。
41. 在演练中要认真对待,熟悉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
42. 新员工入职后应及时接受消防安全培训,了解办公室的消防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置流程。
43. 定期组织消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装修与改造
44. 办公室装修应选用不燃或难燃的装修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45. 装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46. 装修结束后,要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7. 对办公室进行改造时,不得破坏原有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
48. 新增的电气线路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避免因装修改造引发火灾隐患。
特殊情况处理
49. 如遇电气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用水灭火。
50. 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方向。
51.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要注意自身安全。
52. 如果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按照疏散指示标志迅速疏散。
53. 在疏散过程中,要听从指挥,有序撤离,不要拥挤、推搡。
54. 如果疏散通道被烟火封锁,应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躲避,如靠近窗户、通风良好的房间等,并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
55. 被困在室内时,应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如挥舞鲜艳的衣物、敲击金属物品等。
56. 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因为火灾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危及生命安全。
57. 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厚重的衣物覆盖灭火。
58. 火灾发生后,不要返回办公室拿取财物,以免发生危险。
日常检查与维护
59. 定期对办公室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
60. 检查门窗是否能够正常关闭,防止烟火进入室内。
61. 检查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其通风良好,避免因积尘等原因引发火灾。
62. 对办公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清洁和保养,保持其外观整洁和性能良好。
63. 检查电气设备的散热情况,确保其通风良好,避免因过热引发火灾。
64. 定期清理办公室内的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65. 检查消防通道的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门锁是否完好。
66. 检查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不足应及时更换。
67. 对办公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编号管理,便于检查和维护。
68. 建立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记录检查时间、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与周边环境协调
69. 了解办公室周边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情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利用。
70. 与相邻办公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71. 不要在办公室外的公共区域堆放杂物,以免影响消防通道畅通。
72. 关注周边环境的消防安全状况,如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73. 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遵守相关规定。
74. 如办公室位于高层建筑内,要了解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和应急处置方法。
其他注意事项
75. 办公室内的饮水机应定期清洗,防止水垢积累影响加热元件,引发火灾。
76. 不要在办公室内使用明火进行烹饪或加热食物。
77. 定期检查天花板、墙壁等部位是否存在松动、脱落等情况,防止掉落引发火灾。
78. 如办公室内有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不要自行拆卸。
79. 遇到雷雨天气,要关闭电器设备的电源,拔掉插头,避免雷击引发火灾。
80. 办公室内的窗帘等物品应选择阻燃材质,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81. 不要在办公室内悬挂易燃的装饰品,如纸质灯笼等。
82. 定期对办公室的消防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83. 员工应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向同事和家人普及消防知识。
84. 办公室内的垃圾桶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并定期清理。
85. 不要在办公室内私设炉灶、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等违规行为。
86. 对新购置的电器设备要进行安全性能检查,确保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87. 如办公室内有消防设施发生损坏,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88. 保持办公室内的通风良好,降低可燃气体和烟雾的积聚。
89. 不要在办公室内的天花板上悬挂过重的物品,以免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90. 定期对办公室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标识更新,确保其清晰可见。
91. 如办公室进行搬迁,要对新办公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92. 员工要了解自己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93. 不要在办公室内的窗户上安装防盗网等影响逃生的设施,如必须安装应设置可开启的逃生口。
94. 定期对办公室的电气线路进行绝缘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
95. 办公室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应放置在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
96. 如办公室内发生火灾,要及时向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
97. 火灾扑灭后,要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火灾调查。
98. 不断学习和更新消防知识,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99. 鼓励员工对办公室的消防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改进消防安全工作。
100. 单位应制定消防安全奖励制度,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