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璐璐
5月9日,菏泽市召开“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永进,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斌,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翠凤,市水务局四级调研员、城市供排水科科长耿廷柱,市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科长孔红蕾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总体要求,整合优化各类应急资源,构建起全方位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组织体系建设,组建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下设7个指挥部、2个专项小组,建立了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提升工作运行能力。
强化预案演练。印发多项应急预案,细化完善专项预案方案,规范灾害应对处置流程。市县两级开展防汛演练17次,548人次参与,提升了抢险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4000余场地震疏散演练,增强了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监测预警及会商研判。气象、水文等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每季度组织灾情会商会议,印发4期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并针对灾害性天气印发10余次防范应对通知。
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统筹推进全市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定期调度并建立台账。部署开展全市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自查,形成自查报告。推进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系统数据常态化更新,更新数据11000余条,普查数据在多领域发挥作用,降低灾害风险。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市县两级均成立应急物资保障专项小组,搭建起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应急物资储备库共计97座,物资种类481种(类),216.99万件,折合人民币共计9500余万元。全市应急物资生产企业42家,应急物资储备库覆盖所有县区。
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成了与国家-省-市-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全市10个县区、167个乡镇(办事处)视频会商联通,接入多个信息系统及监测监控平台。建立健全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1万余人,专业与行业应急救援队伍23支、6000余人,社会救援队伍14支、志愿者5300余人。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相关活动期间,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推进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七进”活动。持续推进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全市投保1000余万人。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系列宣传活动。5月12日,在大剧院广场开展集中宣传,设置咨询展台、举办救援装备展等。市防震减灾专项小组办公室将在牡丹区组织开展鲁西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综合演练。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分众化宣传教育。宣传周期间,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还将通过网络开展全民防灾减灾安全公开课。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将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提升城乡基层灾害防御能力和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