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手工彩绘玻璃,宛如一颗隐匿在坊巷古厝中的璀璨明珠。它承载着非遗的记忆,每一块玻璃都是工匠们精湛技艺的结晶。走进古厝,那五彩斑斓的彩绘玻璃映入眼帘,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精致的图案,或花鸟鱼虫,或山水风光,色彩斑斓且富有层次感。这些手工彩绘玻璃不仅为古厝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更是传承了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非遗文创的独特魅力,成为坊巷古厝中一道不可忽视的亮丽风景。
走进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集萃苑,映入眼帘的是用手工彩绘玻璃制作出的流光溢彩的世界。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被搬上了玻璃,画面五彩缤纷、晶莹剔透。手工彩绘玻璃是用玻璃做画布,在玻璃上绘制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图画,在福州已有上百年历史。2019年,手工彩绘玻璃被列入第六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特色工艺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4月10日,中新社记者来到集萃苑实地探访。
在彩绘玻璃的制作过程中,立线和施彩是最困难的。要先用针筒挤上颜料描轮廓,而后用画笔填颜料,再用刀片一刀刀地将颜料推开。这一系列步骤完成后再进行烧制,这些技法是要经过多年研究才能成熟运用于一幅手工彩绘玻璃上。
记者 吴晟炜 福建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