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
近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由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实施。
范围:青岛莱西市、烟台莱阳市全域,陆域面积3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1.5万。
四大发展定位:胶东经济圈新的增长极、县域同城化发展典范、“两山”基地建设样板、国家城乡融合标杆。

胶东城市群、胶东一体化发展迎来实际性推动,将打破城市间的边界限制,加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政策、规划相继而来,烟台的优势也进一步凸显……
01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对于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早在2020年初就已经开始推进。
2020年3月,莱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邵蕾一行到莱西市探讨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工作。
8月,签订《关于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双莱”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合作备忘录》。
2021年1月,明确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路径。
随后两地互相考察学习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建设和“双招双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
2022年1月7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
整整两年的时间,双莱一体化发展正式启幕。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范围包括青岛莱西市、烟台莱阳市全域,陆域面积3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1.5万。
先行区将构建“一带集聚、两区引领、三廊环抱、多点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
“一带集聚”即建设沿G204产业集聚发展带;
“两区引领”即推动产城融合联动区和城乡融合联动区引领发展;
“三廊环抱”即构筑东部五龙河、北部大青山—旌旗山、西部大沽河三大生态廊道;
“多点支撑”即打造若干城镇支撑点。

莱阳经济开发区与莱西经济开发区位置相邻,仅一条G204相隔。
莱阳产业主要以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以及蔬菜加工等。
莱西四大支柱产业: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橡胶化工、纺织服装;新兴产业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
两市产业发展方向雷同,位置相邻,拥有一体化发展的先行条件。
“双莱”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强两市之间产业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增速两市经济发展。
ZHONGYUAN FESTIVAL


目前,已经成立了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的平台运营公司,统筹推进先行区的建设运营与管理工作,目前已导入项目45个,总投资达到269.6亿元。
31项重点事项已完成13项;计划总投资3250亿元的72个重点项目已开工59个。
单从先行区独立的方面看:能促进莱西、莱阳两市整合发展,带动经济提升;
能加大烟台与青岛之间的联系,强化烟台经济实力,促进城市高速发展。
从大方面看,是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打造胶东经济圈中部崛起、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02
胶东城市群、胶东一体化实际进展
城市群发展似乎成为2022年最热的一个话题,大家一致表示:胶东城市群极具发展潜力。
2020年1月,山东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胶东五市相继部署一体化发展政策,破除经济圈之间、城市之间行政和市场壁垒,完善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合作发展新机制。
随着进入202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也正式发布。
将从制造业、海陆统筹发展、“四横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贯通等多方面出发,搭建城市群。
全面启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建设,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成效突出,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分布的空间体系。

其实结合整体来看,无论是“双莱”一体化发展,还是胶东一体化、黄渤海新区以及山东城市群规划,其意义都在打通城市之间的隶属行政限制。
他们的到来,对烟台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当前烟台处于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关键时期,种种规划都在推动烟台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双莱”先行区、黄渤海新区,牟平蓝色药谷生命岛项目以及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快速路建设……
城市视野正不断提升,中心城区与县市区的产业融合在不断加大。

这对于提高烟台综合实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助力胶东一体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有网友说:今年是烟台发展的关键之年。对此,你更期待烟台哪一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芝罘未来5年发展,南、北定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