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朔州市应县消防救援大队持续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服务保障,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消防安全环境。
01强化组织,高位部署
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开展以来,大队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消防安全问题,先后向政府分管领导进行汇报,推动将安置点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范畴,主动对接县扶贫办、住建等相关部门共同合力做好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坚持把做好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学党史和“我为群众为实事”的重要举措,确保治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实施,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02精准治理,狠抓落实
大队主动作为,迅速行动,一是会同扶贫办在全县安置点开展联合调研,实地了解安置点的规模、建筑情况、居住人数等情况,并结合安置点消防安全达标的要求,重点对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完好有效,微型消防站建立,用火用电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充电,独居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人群是否掌握底数等情况进行排查。先后共组织开展联合检查4余次。二是支队、大队两级先后组建2支消防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分赴全县11个高层建筑安置点开展上门检查指导,其中,4月27日,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带队深入应县有代表性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指导。详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与群众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针对安置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大队要及时向政府进行报告、函告相关部门,督促尽快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三是联合电力、燃气管理部门针对性开展入户检查和维护工作,推广安装燃气报警器,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杜绝飞线、入户充电等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联合交警队开展违章占用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行为,共清理机动车占用消防车通道30余辆,清理电动自行车占用疏散通道58余辆,对群众用火用电用气等不良行为进行了劝导。指导3家安置点进行消防通道划线。




03精准宣传,提升素质
针对安置点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总体偏低,整体消防安全意识观念淡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相对薄弱,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消防安全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一是大队宣传小分队各路宣传人员,入户对安置点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法制教育,帮助指导排查火灾隐患、清理杂物、打扫卫生,提升安置点消防安全指数。二是开展贴近安置点实际的经常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共印制宣传资料3500余份,向安置点群众、居民进行发放,普及逃生自救常识,全方位提升安置点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


来源:朔州消防
上一篇:太原消防组织召开跨区域增援河南抗洪抢险救援战评总结会
下一篇:烟台多地最新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