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交通建设规划的消息可谓是接连不断。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G18荣乌高速公路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
G18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项目全长59.3公里,估算投资为86.3亿元,计划工期36个月。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更好地发挥G18荣乌高速国家主通道和区域性交通要道的支撑作用;
还可以增强开发区与蓬莱的联系,进一步促进西部融合。
从烟台近年交通规划方面来看,除了区域内部交通的优化外,更多的是各区之间的联系。
那么,烟台城区外拓,各个区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方向和发展?
西部交通注重区域产业串联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串联者。
它可以联动城市与城市、板块与板块之间实际性的产业和经济交流。
烟台西部正式处于产业互通的初级阶段。
以开发区为工业核心,辐射带动福山北部智造新城、蓬莱东部未来产业中心。
产业融合的基础,离不开交通的支持。
与西部整体相关的就是潍烟高铁的建设。
分别给三区带来蓬莱高铁片区、开发区烟台西站(大季家站)以及福山南(福山站),极具价值潜力的高铁枢纽站。

特别是对开发区来说,不仅弥补了区域内没有高铁枢纽站这一问题,还将有助于工业、文旅等产业的发展,完善出行的便利性。
当然,开发区除了潍烟高铁之外:,还有G18荣乌高速公路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海滨路建设。
G18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项目,将由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
改扩建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
时速加快,两区之间的通行时间就会缩短。无论是对文旅方面,还是产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滨路延伸工程作为构建烟台市大交通格局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建成后,不仅能完善八角湾新城的基础交通,还可以联通烟台东西区发展,对于增强区域互联互通有着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福山区的发展在于汲取开发区产业优势,打通与周边区域的断头路。
2021年福山区谋划31条道路建设工程。
电信路北延、河滨路北延、青年路南延跨外夹河桥……
电信路与黄山路打通,会加强北部智造新城与开发区关系;

而河滨路北延,不仅解决了绕行这一问题,对于夹河新城也是一大利好,无论是到开发区还是芝罘区都非常便利。
福山交通发展方向是基于南、北两大新城,以交通为导向,促进自身功能完善。
西部就交通建设以产业联动为主,再链接城区核心路网,加强向西延伸的脉络。
中部解决内部拥堵
扩展核心路网
与西部不同,中心城区在交通方面的规划,更注重于疏通。
无论是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还是快速路的建设,主要原因在于提高市区通行质量。
8月16日,先后发布: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招标信息,山海快速路建设工程核前公示。
其主要是解决市区拥堵路段的交通问题,实时监测路况,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重点对学校、医院、商圈、枢纽、景区等开展拥堵特征调查,选取典型片区制定交通综合提升方案。

而山海快速路的规划,将主要是加强于芝罘于莱山之间的联系。
但沈海高速—红旗路—塔山北路—山海路—荣乌高速围合形成的快速路环线,与德润快速路和奇泉快速路联动带来的效应。
就不仅是中心城区的利好,更多是城市立体交通网的搭建。
并且,潍烟、莱荣高铁通车,南站的扩建,在激发城市潜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内部交通也是一种考验。

因此有网友表示:快速路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间接表现。
所以,当前无论是解决重点路段拥堵,还是快速路建设,都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而整体中心城区的交通发展方向为内部疏通,外部互联。
东部与威海联动下
主抓基础交通
烟台东部虽然没有很多交通规划,但却是与威海联系的关键。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以“三铁三高一快”为重心,建设一批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交通重点项目。
其中就有荣乌高速烟台至威海段升级改造,规划将道路升级为双向八车道,通行效率处于极高水准。
这对于两座旅游城市来说,将会形成梦幻联动。
促进沿线区域经济提升,尤其是对两区之间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和民生互动,能产生积极影响。
而牟平作为与威海相邻的区域,凭借养马岛、昆嵛山等旅游景观优势,会进一步加强烟台东部文旅产业的吸引力。

从西部交通的串联,到中部核心路网的搭建,再到东部城市交通的升级,烟台已经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据了解,潍烟高铁、莱荣高铁主线征迁基本完成,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年内将实现全线电气化拉通;蓬莱国际机场二期上半年完成T2航站楼基础施工。
这些交通类项目的推进,是烟台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
所以,着眼于当下城市发展,你认为烟台交通网该如何布局?
上一篇:猜测属实,海上世界升级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