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每一位朋友的关注
点击查看?交了医保的赶紧激活!月底前还有奖励金
【福利】冲一样的话费享受更低的价格!100元话费92元起,慢充省8元!
中秋福利,安排!
以 下 为 正 文
烟台开发区早班车&烟台开发区微生活小编真朋编辑整理的消息: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孟子》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庸》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诗经》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6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7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道德经》第8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9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0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1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2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3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4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5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6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7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8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19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0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1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2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3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4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5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6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7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8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29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0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1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2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3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4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5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6章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道德经》第37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為而无以為;下德无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无以為;上义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分享
2021年中秋礼盒新鲜出炉,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
【福利】天猫超市包邮购告别凑单,一件包邮!
【福利】居家好物,总有一样你需要的。
【福利】快来捡漏,限时秒杀第二件0元!
【福利】99划算节即将来袭,活力全开划算到底!
【福利】超级聚划算,每日更新,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物件!
【福利】悄悄告诉你这里的好货低至一元开抢~每日更新
END
烟台开发区早班车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爆料微信:hudongdaka
上一篇:临时限行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