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11月24日集体高开。盘初快速下挫后,三大股指早盘震荡下行转跌。午后反转,三大股指直线拉升转涨,但尾盘出现了跳水。
从盘面上看,军工、卫星导航、低空经济、AI应用、云计算、6G、电商概念股表现活跃;锂电池产业链再度回调,锂矿方向领跌;海南本地股走弱。
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05%,报3836.77点;科创50指数涨0.84%,报1296.6点;深证成指涨0.37%,报12585.08点;创业板指涨0.31%,报2929.04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4228只股票上涨,1100只股票下跌,平盘有120只股票。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727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9656亿元减少2379亿元。其中,沪市成交7155亿元,比上一交易日8249亿元减少1102亿元,深市成交10122亿元。
据大智慧VIP,两市及北交所共有105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34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国防军工大幅拉升,银行股逆市下挫
在板块方面,国防军工高开高走,大幅拉升领涨两市,航天环宇(688523)、江龙船艇(300589)、北方长龙(301357)、天海防务(300008)、晨曦航空(300581)、中科海讯(300810)等超10股涨停或涨超10%。
传媒股午后拉升,蓝色光标(300058)、省广集团(002400)、名臣健康(002919)、思美传媒(002712)、新华都(002264)等涨停或涨超10%,值得买(300785)、昆仑万维(300418)等涨超7%。
社会服务涨幅居前,君亭酒店(301073)、实朴检测(301228)、中国高科(600730)、国脉科技(002093)等涨停或涨超10%,创业黑马(300688)、豆神教育(300010)、安车检测(300572)等涨超4%。
石油石化高开低走领跌两市,和顺石油(603353)跌超5%,中国海油(600938)、中国石油(601857)、荣盛石化(002493)、中国石化(600028)等跌超2%。
煤炭股跌幅靠前,安泰集团(600408)、美锦能源(000723)、晋控煤业(601001)等跌超2%,大有能源(600403)、中国神华(601088)等跌超1%。
银行股逆市下挫,中信银行(601998)、中国银行(601988)、上海银行(601229)、西安银行(600928)、兴业银行(601166)等跌超1%。
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市场风险已大幅释放,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近期中国股市快速走弱,并出现单日恐慌式抛售,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原因在于,临近年末部分投资人保收益和降仓位动机较高,FED降息预期的降温、美股波动加剧与内部政策缺位交织助推了交易波动和信心走弱,加之权益产品备案放缓市场增量供给不足,客观上股市微观结构受到负面冲击。与当下谨慎共识不同的是,国泰海通证券坚决看好中国市场前景,股指进入击球区。
中信证券认为,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北京时间周四(11月20日)晚,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以及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下修触发了高位资产估值的修正,市场对于北美AI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的焦虑也因降息推后的预期而放大。AI拓宽商业化场景、成本端硬件让利、金融稳定风险上升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都可能会打破当前僵局。在此之前,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
中信建投认为,短期A股市场存在反弹诉求,尤其是在上周五晚美股反弹后。但在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与地缘政治风险的扰动下,市场风格或延续谨慎。考虑到监管层多次强调“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市场并不具备持续下跌的基础,目前或许正是逢低布局的良机。
信达证券认为,当下的判断:战术上,牛市的基础依然坚实,后续可能有盈利全面改善和资金流入共振拉长牛市时间。战略上,业绩空窗期、经济数据偏弱和海外市场调整均可能带来市场宽幅震荡过程中的波动。但年底到明年初仍可以布局政策或资金积极变化带来的上行机会。未来1年市场短期的波动可能来自于监管政策和供给放量速度。
兴业证券认为,11月以来,受联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近期A股与港股的波动也随之加剧。但往后看,海外冲击影响下中国资产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中国资产有望凭借自身独立逻辑迎来修复。“以我为主”布局修复行情,景气预期是重要抓手。根据一致预测,明年高景气(26年预测净利润增速>30%)行业可以概括为AI产业趋势、优势制造业、“反内卷”、内需结构性复苏四条线索。对于科技成长板块,重视叙事转变和内部“高切低”带来的机会,包括AI端侧和软件应用(传媒、计算机、人形机器人、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军工。对于顺周期板块,重视当前估值合理、明年景气预期向好、估值修复可持续的方向,包括“反内卷”&涨价资源品(化工、建材、钢铁、能源金属、贵金属)、农业、新消费&服务消费(休闲食品、教育、出行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