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词七周年之际,国家消防救援局11月20日举行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典型代表记者见面会,讲述5名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代表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的感人故事。
“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肯定,是消防员最引以为豪的勋章。”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言人孙毅军在会上说。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正义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陈国鹏,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已有10年。他先后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400余次,营救疏散群众300余人。
2023年5月,一名群众在山上采药时走失。陈国鹏和救援队员到达事发地域,确定遇险者坠落位置后,顺着山下探搜寻。途中一名队员脚下打滑,陈国鹏一把将他拽住,大家惊出冷汗。两小时后,他们终于在山沟里发现满脸是血、处于昏迷状态的遇险者,并用了6个多小时将他转移至山顶,交给在那里焦急等待的家属和民警,送上救护车。几天后,遇险者的弟弟送来锦旗,紧紧攥着陈国鹏的手说:“是你们,又给了我哥一条命啊!”
“当时,他的眼泪落在我的手上。那一瞬间,我被感动了。那滴眼泪是他的感激,也是他给我的勋章。”陈国鹏说。
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大队长党军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钻研科技。他自主研发《地图编号查询辅助决策系统》等多个应用软件,革新救援装备10余件,现已拥有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2项。
扑救森林火灾,往往要面临艰苦复杂的环境。火灾地往往通信不畅,电子设备受限。“我研发的这款软件能够快速调用任务区域地图,并自动搜集火场信息,将以往几十分钟的定图过程缩短到几秒钟。”党军说。
90后消防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卡热浦东路特勤站站长助理宾守朋,参加工作14年来,先后参与处置定日县6.8级地震等各类灾害事故1000余起。身在雪域高原,远在重庆的家人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妻子第一次来队探亲那天晚上,遇到出火警。宾守朋出警回来时,身上黑黢黢的,脸上也沾满了烟灰。“妻子看到我,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她一边帮我擦洗,一边反复跟我交代要多注意安全。”宾守朋说,“儿子常说长大后要跟我一样当一名光荣的消防员,这让我觉得非常自豪!”
中国救援队队长、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李广耐1992年加入消防队伍。中国救援队是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为主要组成部分、联合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和应急总医院成立的国际救援队。今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强震,中国救援队接到出动救援的命令,仅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出动准备。
李广耐带领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后,立刻在频繁的余震中投入紧张救援。队伍里体型最瘦小的00后李圣涛,在直径不到40厘米的救援通道中救人,累了就缩在洞里休息,渴了饿了就喝队友递进来的矿泉水,啃几口面包。另一名队员田园,大腿被钢筋划了道口子,回到营地后,医生给他缝针时,他竟累得睡着了。
在缅甸,中国救援队救出包括1名孕妇在内的5名幸存者,诊治伤员2000余人次,是救出幸存者最多的一支国际救援队伍。看到地震灾区飘扬的五星红旗,李广耐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带去的不仅是专业的救援,更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与灭火救援工作相比,防火工作更多的是防患未然、未雨绸缪。一线消防监督员常年穿梭在城乡社区、大街小巷,开展监督执法、宣传培训、便民服务。
火灾防范,核心是“防”,关键在“人”——这是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监督指导处一级指挥长胡安雄工作27年来最大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最可靠的安全就是把好防范关,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上,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靠严格规范的监督执法,更离不开春风化雨的宣传教育”。
在胡安雄眼里,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一根私拉乱接的电线、一辆违规停放的电动车……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当下已进入冬季,用火用电增多,火灾发生概率加大。胡安雄呼吁:“只有人人都成为参与者、守护者,从自身做起、从平时做起,我们身边的消防安全才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