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赤潮灾害预警监测职责,提高应对和处置赤潮灾害的能力,11月19日下午,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会议室大屏幕上实时切换着东海岛海域的画面——这里正在上演一场与“赤潮”赛跑的应急演练。当主会场与海上监测船、无人机采样点的多路信号联通时,一场多部门联动的海洋防灾实战拉开帷幕。
本次演练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主办,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湛江市海域使用测绘队、湛江沿海各县(市、区)海洋主管部门承办,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协办。特邀湛江海事局、湛江市气象局、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湛江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等单位代表列席观摩。
海上突现“黄褐色水带”
本次演练设置主会场+会商室+部分省专家线上参会三场景,涵盖赤潮发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灾害评估与终止等全流程环节。
“报告,智慧感知系统数据显示,溶解氧、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出现异常升高,这里可能发生赤潮灾害。”演练模拟当天下午2点,东海岛海洋灾害信息员发现某养殖平台南侧海面浮现异常黄褐色水带,死鱼漂浮。经初步判断为赤潮灾害。
随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动省海洋预报台、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开展卫星遥感分析、海上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快速锁定赤潮优势种为有毒米氏凯伦藻,影响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
多部门联动精准布防
在指挥部会商环节,各部门通报监测预测结果:未来三天气象水文条件有利于赤潮扩散,可能影响龙海天滨海旅游区及周边养殖区。专家建议立即暂停赤潮海域水产品采捕,加强市场抽检与滨海泳场管控。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随即启动赤潮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并部署七项重点工作,包括组织专家开展防御指导、持续监测预报、灾情统计与信息发布等,形成“监测—预警—管控—宣传”闭环管理。
演练突出科技赋能防灾实效。省海洋中心使用无人机开展海水采样,省测绘院出动无人船进行走航监测,智慧感知平台实时回传水质数据,实现赤潮动态精准追踪。同时,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同步开展海产品检查、水质监测与公众预警,展现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随着后续监测显示赤潮逐步消退,应急响应终止。演练全程历时约1小时,顺利完成全部预定流程。演练过程中,各参演单位响应迅速、配合默契,技术支撑精准有力,应急处置科学高效,充分展现了湛江市海洋灾害应急防御体系的协同作战能力。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杨锋表示,近年来,湛江海域赤潮发生频率有所上升,需持续强化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接下来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总结好经验,完善“海陆空一体”的赤潮监测网络,守好海洋生态安全底线。
撰文:邓安祺
摄影:吴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