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厘米小鱼刺变成大危机 医院多学科协作上演"颈部救援战"
创始人
2025-11-19 15:29:17

“吃鱼一时爽,卡刺悔断肠。”这话在陆先生(化名)身上具象化了。一根长约3.4厘米的鱼刺在他身上卡喉后,“游走”在颈部大血管周围十分危险。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他才逃过一劫。

近日,陆先生就餐时不慎误吞一根长约3.4厘米的尖锐鱼刺,当即感到咽喉部剧痛难忍。情急之下,他尝试了吞饭团、喝醋等常见“土方法”,没想到疼痛不仅没缓解,反而越来越剧烈——这根鱼刺竟像“隐匿的刺客”,穿透了陆先生的口咽粘膜,悄悄“游走”到颈部左侧软组织深处!

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医生使用电子鼻咽喉镜为陆先生检查,其提示左侧咽侧壁鱼刺嵌顿。当地医生多次尝试取出均告失败,于是建议陆先生立即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可陆先生抱着侥幸心理拖延了3天,直到疼痛无法忍受才紧急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医。

叶林松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医生就诊后,为陆先生进行了颈部CT检查,结果让所有人捏了一把汗:鱼刺尖端距离颈内动静脉仅毫厘之差,末端距口咽粘膜近10毫米!颈内动静脉是大脑供血的 “生命主干道”,一旦被尖锐鱼刺刺破,极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

面对这枚 “游走” 在大动脉旁的高危鱼刺,常规颈外径路开放手术不仅损伤大、风险高,还难以精准探查到异物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MDT),耳鼻咽喉头颈科、超声科、麻醉科等科室的专家紧急会诊,最终确定通过B超进行精准定位,经口内镜下行颈深部为患者取出异物。

术中,超声科伦海美副主任医师手持如同精准导航仪的探头,实时探查并锁定鱼刺位置;耳鼻咽喉头颈科副主任叶林松、韦嘉章带领团队,借助内镜清晰视野,小心翼翼切开粘膜,精准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稳稳夹住鱼刺末端,顺利将这枚 “潜伏” 多日的 “刺客” 完整取出。

术后B超复查显示,陆先生颈部血管及周围组织完好无损,无异物残留。整个手术耗时短、创伤小,做到了精准微创,最大程度保护了陆先生的颈部结构和功能。目前,陆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

一根小小的鱼刺,居然可能引发致命风险!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也提醒大家,饮食安全无小事,细嚼慢咽是关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科专家瞿申红提醒大家,在进食鱼类等带刺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一旦发生异物卡喉,切忌采用吞饭团、喝醋、用手抠等错误方法,这些行为极易导致异物扎得更深,引发二次伤害甚至生命危险。正确的做法应是立即停止进食,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李春杏 王汉伟 唐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冷啦!福州喊你穿秋裤啦!   11月19日,强冷空气“专列”抵达福州!天冷啦!福州喊你穿秋裤,你还不穿吗?
阳光人寿宝鸡中支组织开展消防安... 2025年11月是全国第34个消防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灭火技能及逃生方...
网红“橙子姐姐”在柬埔寨被逮捕   11月19日,经柬埔寨当局证实,网红“橙子姐姐”因涉嫌网络诈骗及与不法团伙非法跨境贩运人口,已于...
双江自治县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 近日,双江自治县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师资走进贺六完小,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