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于龙 魏长勇
初冬时节的泰安高新区,寒意渐浓,但在新型特种阻燃防护消防装备研发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实体经济 战略布局筑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论述,为基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该项目的快速建设推进正是高新区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据悉,该项目由山东烽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热视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高新区聚焦消防装备领域、培育优质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
项目的核心战略布局深刻践行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产业升级导向。按照规划,项目将整合热视际北京、热视际河北、热视际山东等地区的经营业务,在高新区设立集团总部。这一布局不仅能实现各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地域壁垒,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条,更能汇聚四地的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为项目打造世界一流消防装备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车间建设提速 功能闭环强支撑
从项目建设规模来看,两大核心车间的规划与建设尤为引人注目。1号车间采用框架结构设计,共建设地上五层,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消防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功能。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为高精度研发设备的安装与运行提供保障,而五层的建筑设计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了研发与生产的集约化布局,未来这里将成为项目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助力企业攻克消防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
2号车间则以“生产+仓储”的复合功能定位,为项目的高效运转提供支撑。该车间同样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大规模消防装备生产的空间需求,又能通过内部合理分区,实现成品、原材料的高效仓储管理。生产与仓储的近距离衔接,将大幅缩短物流周转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为项目后续的规模化投产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项目建设正以“加速跑”态势诠释着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执行力。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高新区职能部门的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下,1号、2号车间已于10月底顺利完成地下基础工程。进入11月以来,施工团队迅速转入地上主体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紧密配合,严格把控质量与安全。按照计划,12月底将实现1号车间主体完工、2号车间全部竣工的节点目标,明年5月正式投产。这种高效推进的背后,是高新区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化政策引导、资源调配、要素保障”要求转化为具体服务举措的成果,让实体经济发展获得充沛的“阳光雨露”。
全链产品覆盖 剑指一流消防品牌
在项目整体规划中,功能区域的科学划分进一步展现了项目的专业化与系统化布局。项目规划生产区、办公区、仓储区、科研实验区四大功能区域,四大区域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形成了“研发—生产—仓储—管理”的完整产业闭环。生产区将依托1号、2号车间,实现消防装备的规模化生产;办公区将为集团总部的运营提供高效的管理空间,统筹协调各地业务;仓储区除2号车间的仓储功能外,还将进一步优化库存管理,保障供应链稳定;科研实验区则将聚焦前沿技术研发,为项目的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一方面,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特种手套生产厂家,填补国内特种消防手套规模化、高品质生产的空白,为消防员提供更安全、更耐用的手部防护装备;另一方面,将增设消防员抢险救援头盔、消防头盔、消防腰带、消防抢险救援靴等多条生产线,实现消防装备个人防护全品类产品的覆盖。这一布局不仅能满足市场对多样化消防防护装备的需求,更能推动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向全品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向着专业消防装备制造业领头羊的目标稳步迈进。
“我们将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守护消防员安全、助力消防事业发展’为初心,以‘打造世界一流消防装备品牌’为使命,全力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项目的投产运营,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为我国消防装备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高新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地增添新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