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5〕37号),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场景培育和开放进行系统部署。
该意见旨在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那么,这份重要文件为安防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安防相关场景成为政策重点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
在五大方向布局的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中,多个方面与安防行业息息相关。
全空间无人体系成为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方向。意见指出,要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
这对于安防行业中的无人机巡检、无人车巡逻、智能监控等业务无疑是重大利好。
行业应用场景中的安防机遇
在行业应用场景方面,实施意见明确了多个与安防紧密相关的领域:
应急管理领域将聚焦应急救援体系数字化场景,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和装备创新应用,提升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应急指挥通信、抢险救援、应急物资供应能力。
矿山安全领域将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综合管控,构建生产条件实时感知、过程可视可控、风险可测可防的高水平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应用场景。
智慧水利领域将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江河湖库巡查等应用场景开放,提升流域智能防洪、水网智能调度、河湖库立体空间智能监管等能力。
施工安全领域将集成智能风险预警、无人设备自主巡检、高危作业替代、智能监控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应用场景,强化安全隐患动态识别与智能处置能力。
林业草原领域将加强低空、遥感等技术空天地一体融合应用,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一批应用场景。
社会治理与民生安防场景
在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实施意见同样部署了多项安防相关场景:
政务服务领域将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
智慧城市领域将围绕智慧社区、市政交通、城市智能中枢、城市运行管理、民生服务等,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医疗卫生领域将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将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等应用场景。
广东安防行业的机遇与责任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在安防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实施意见的发布,广东安防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率先开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大湾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各类安防新技术的验证和迭代提供了理想环境。
同时,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场景中心”,广东可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场景创新中心,推动安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此外,广东安防企业应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无人系统应用、智能感知技术、数据安全管理等新兴领域争取话语权,推动广东方案成为国家方案。
结语
《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的发布,为安防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新机遇。安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视频监控和门禁管理,已拓展到全空间无人体系、智能感知、应急救援等多个前沿领域。
作为安防行业从业者,我们应紧跟政策导向,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参与各类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建设,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也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促进供需对接,助力会员单位把握政策红利,共同推动安防行业高质量发展。
部分内容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