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雄:用创新发现改变行业认知
创始人
2025-11-14 08:28:57

2025年“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林志雄:用创新发现改变行业认知

林志雄。

“林院长评上了市劳模?真是实至名归!”近日,2025年(第37届)“福州市劳动模范”名单揭晓,福建三博脑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首席专家林志雄教授光荣入选。消息传开,医院同事及社会上认识他的朋友们纷纷热议,一致认为林院长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年过半百的林志雄,因长年高强度工作积劳成疾,落下严重腿病,如今不能久坐,却仍是“停不下来”的人。从清晨到深夜,查房、手术、门诊、教学、科研、学术会议……他的日程表永远排得密不透风。女儿曾调侃他“您除了工作没别的爱好,生活太无趣”,他却笑答:“能帮病人多摆脱些痛苦,我怎么努力都不过分。”2015年,他担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期间,其团队因突出贡献荣获了“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

深耕小儿神经外科

这份医者初心,始于30多年前。当时从福建医科大学以特优本科生身份毕业后,林志雄主动选择了极具挑战的神经外科,尤其近20年来深耕小儿神经外科。要知道,小儿神经外科的“难”,是“多重难”:诊断上,孩子病种多、不少症状不典型,年幼的又说不清是哪里不舒服;治疗上,孩子脑部就像个脆弱的小宇宙,对手术精准度要求极高,而面对许多容易复发的肿瘤,制定治疗方案时还得兼顾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

回望来路,林志雄笑称“勤快”帮了自己大忙。他保持学习热情,潜心钻研医术,始终站在行业前沿。他曾为出生仅3小时的先天性脑膜膨出患儿细致缝合受损组织;为出生25天的脑积水患儿开几毫米小口植入分流管;为3个月大的造釉型颅咽管瘤患儿开颅精准切瘤……这些“极限手术”的开展,加上他在难治性脑积水、颅咽管瘤、脑转移瘤等复杂病症综合治疗上的独到见解,让全国多地家长带着患儿纷至沓来。

“创新成绩单”亮眼

一路走来,林志雄的“创新成绩单”格外亮眼。2023年,他主持申报的一种难治性脑积水创新手术方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今年6月,他与另两位专家合作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手术”,为偏瘫、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送去新希望。而最让他骄傲的,是两件改变行业认知的突破。

2025年,福建宁德一个家族中4人接连罹患脑积水,病情反复,患者苦不堪言。林志雄接手后,不仅找出他们的致病基因,还发现一种老药新用,能避免症状反复发作。通过相应治疗,4人全康复了!该疗法也为同类疾病的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2020年,福建龙岩一名14岁男孩因鞍区病变辗转国内多家三甲医院,三次被诊断为“颅内脓肿”,反复用了半年多抗生素,病情却越拖越重。最终,全家慕名赴福州求助林志雄院长。林志雄检查后,没被“乳头型颅咽管瘤只有成年人会得”的传统认知困住,断定这才是病因。随后,他为孩子规范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了他的诊断。

此前,闽清有个孩子也曾因类似病情在上海被诊断为脓肿,治疗后仅数月就复发,经林志雄接诊手术,诊断为乳头型颅咽管瘤。基于这两例典型病例及相关临床资料,林志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儿童乳头型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之后,他还联合国内多家医院首次分析了儿童与成人乳头型颅咽管瘤的区别点。这些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均登上国际权威杂志。

此外,林志雄还在国际上首次对造釉型颅咽管瘤进行分子分型,并发现新的潜在治疗药物。这些成就使他荣获了由医师报社主办的2024年度“十大医学创新专家”称号。

林志雄始终不忘推动行业发展,在医教研领域全面开花:2020年8月,他主编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脑积水的专著《脑积水》;近年来,他带领团队连续举办了5期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脑积水的新进展学习班”,不遗余力分享诊疗经验。

“我觉得人活这辈子,总要做成一两件事。”林志雄说,未来他还将深入对难治性脑积水、颅咽管瘤的科研工作,“争取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把这两种病的治疗难点研究透、解决好,给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记者 朱丹华/文 石美祥/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南极考察队成功救援1名俄南... 应俄罗斯方面请求,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雪鹰601”飞机,于11月14日成功将一名俄罗斯和平站病员...
原创 高... 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驳斥了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涉台言论,重申了中国对台湾...
2025最新主动防护网价格咨询... 在边坡防护领域,主动防护网因其卓越的防护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众多工程项目的首选。针对“主动防护...
童心向消防,安全伴成长 ——西... 为厚植消防安全理念,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升学生应急避险能力与安全素养,2025年11月14日上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