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都怕面子上过不去,大操大办、攀比排场,结果“人情债”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不仅是家庭的沉重负担,也让传统的温情变了味。怎样才能打破这些老规矩,让乡村吹起文明新风?晋安区日溪乡日溪村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日溪村的第一步,就是立下一份大家都认可的村规民约。村里广泛收集大家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把反对大操大办、提倡邻里和睦等文明新风的内容都写了进去。“这样一来,什么该提倡、什么该反对,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日溪村党总支书记黄邦贤说。
光有规矩还不够,得让大家都明白。村里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栏等阵地,用大白话给村民讲解村规民约,让大家不仅“读得懂”,更能“做得到”。同时,一支“畲族方言宣讲队”活跃在畲家百年蓝府,围绕文明治丧、喜事新办、孝老爱亲等内容,以畲族方言为媒介,把移风易俗的意义传递到每一位畲族群众的心中。黄邦贤说:“宣讲队特别强调文明殡葬的重要性,摒弃繁琐且不环保的丧葬旧俗,倡导采用文明、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
有了规矩,如何让大家主动遵守?日溪村的妙招是积分制。村里设立了“积分超市”,村民参与“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就能赚取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超市里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能享受一些公共服务优惠。“做好事、讲文明不仅脸上有光,还能得到实惠。”大家纷纷点赞。
立规矩、广宣传、强激励,日溪村“两委”打出一套“组合拳”,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一幅邻里和睦、环境整洁、风气文明的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记者 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