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福州路径”!一场国家级大赛带来的蝶变
创始人
2025-11-12 08:45:46

助推产业工人转型、产业链条激活,走出“福州路径”

——一场国家级大赛带来的蝶变

选手参加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种决赛。记者 郑帅 摄

11日,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福州市举行。2023年在福州市举行的首届大赛的焊花与代码尚有余温,两位来自福州的全国冠军已双双跻身大国工匠行列。两年来,福州市各级工会以大赛为风向标,培育省级数字工匠150人,走出了一条数字化赋能产业工人的“福州路径”。

人的蜕变

从大赛冠军到大国工匠

11日在大赛现场,记者见到了首届大赛获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工种个人第一的陈照春。他在今年9月光荣上榜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

陈照春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领域的专家。他发现,众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其实都来源于特种设备的制造环节,而焊接则是影响特种设备安全最关键的因素。“焊接机器人其实就是一个机械臂,要让它灵敏行动不是件容易的事,0.01毫米的差距,都会影响焊接效果。而一个小小的焊接瑕疵,可能在日后引发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高质量焊接,他立志成为焊接机器人的“师傅”。年过四十的他,从实验室“逆行”到传统电焊车间,肩上搭一条汗巾,跟着比自己年龄小的焊工学习焊接。将传统技艺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2023年他在首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上喜获冠军。两年来,他率先在全国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研究,研发国内首台套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车,累计完成56项技术革新,筹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特种机器人产品质检中心。这位大国工匠和他的团队,使福建焊接机器人技术从跟跑实现了并跑,部分领域甚至达到领跑水平。

另一位首届大赛冠军、“90后”姑娘王小颖也在自己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领域飞速成长。两年来,她领衔的BIM创新工作室探索“一模到底”数字化建造模式,推动BIM与物联网、智能家居融合,工作室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8项、专利23项。获评大国工匠后,她又受聘为市建筑行业工匠学院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将经验化为教材,为建筑行业持续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业的跃升

大赛火种激活多个产业链条

一场大赛的价值,远不止于赛场。首届大赛聚焦的焊接机器人、BIM技术、无人机三个工种,如同三颗火种,在福州产业土壤中引发了“链式反应”。

自2023年以来,福州的工业机器人(尤其是焊接机器人)实现了从“少量试点”到“规模化部署”的跃迁。在福州市发布的《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把“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列为重点方向。政策层面的系统化扶持、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跨行业的广泛应用、本地研发力量的持续提升,共同构筑了福州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增长通道。

与此同时,BIM技术领头羊企业中建海峡总承包公司,获得了中国BIM应用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荣誉6项、省部级荣誉23项。BIM已在福州市政、交通、建筑施工、教育培训、智慧城市、房地产等六大关键行业实现落地,形成跨行业的技术生态。

发展最为迅速的是无人机产业。去年12月,高新区启用福州无人机(系统)孵化器,首批入驻20多家优质企业。今年5月18日,全省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今年9月,作为福州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蓝图的一部分,“榕创汇”无人机小镇正式启用。目前,蜂巢航宇、穿越医疗等无人机研发企业落地无人机小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完善。据悉,无人机已在福州市物流、旅游、城市治理、农业、应急救援、文创展会等六大领域实现实际应用。按照市政府印发的《加快推动低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至2026年底,力争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

场的培育

数字沃土育出万木争荣

数字赛道千帆竞发带来了人才兴、产业旺的良好效益。各级工会齐发力,构建起一个辐射全域的“数字技能赋能场”。

作为培训主阵地,“数字工匠学堂”两年来开展线下培训353场、线上开发出230节课程,全年线上线下培训超12.3万人次,767人通过培训获人社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发展的跃升。智能制造企业人工智能训练师林明生原来是传统制造业的质检员,通过培训持证融入了数智时代。“通过学习培训,我不仅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算法原理,还学到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性能评估等实战技能。以前靠人工检查的产品,现在通过AI模型几秒钟就能完成,而且准确率更高。”

今年春节后,DeepSeek(深度求索)应用火遍全国。市总工会迅速行动,在全省工会系统率先组建由30多人组成的“AI领域劳模专家库”,开展贯穿全年的全市职工DeepSeek应用技能专项培训,覆盖职工不少于1万人次。

两年来,福州市还举办数字经济相关劳动竞赛47场,9.4万人次参与,今年开展的一系列数智劳动竞赛带动了大批行业加快转型。如福州市全过程工程咨询与监理行业数字化技能竞赛首次引入远程可视化监控测量等数字化手段,让“人人均可成为云上监理”变成现实;首次举办的福州市水利行业低空经济职工技能竞赛成为“水利勘探+低空经济”跨界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首次举办的福州市人力资源AI赋能HR(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劳动技能竞赛,充分展示了AI在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及人才发展、企业文化、薪酬绩效、员工关系等模块的应用潜力……

一场国家级大赛,点燃的不仅是赛场上的激情,更是福州产业工人队伍转型的燎原之火。随着第二届大赛的启幕,这条以数赋能、以智取胜的“福州路径”,必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动能。(记者 李白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发“人体痕量...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叶宇)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
社企联动,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为进一步拧紧社区居民与共建单位人员的 “安全弦”,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突发状况下的自...
山东济南:车辆落水司机被困 消... 11月02日07时42分,位于济南市天桥区东泺河路梁府小区东侧东泺河路,有一群众报警称一辆桥车冲进东...
拧紧 “消防阀” 守住 “生命... 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2025年全国消防日活动 EXIT 全民消防 为全面筑牢企业发展安全防线,...
山东济南:小货车撞向限高柱 消... 11月7日17时23分,位于济南市高新区遥墙街道凤凰黄河大桥附近一车撞限高柱子上,驾驶室1人被困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