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男子主动脉藏“炸弹”,应急总医院多学科协同化险为夷
创始人
2025-11-11 21:48:00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 通讯员莫鹏)近日,一名38岁、平日身体健康的男性因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被紧急送至应急总医院急诊科,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他患有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应急总医院血管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患者实施“经皮胸主动脉开窗分支覆膜支架置入术”,救回患者。

应急总医院医护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受访者供图

据悉,主动脉作为人体最粗大的主干血管,一旦夹层形成,就如同体内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患者甚至可能在几分钟内猝死。这位患者夹层撕裂范围广泛,已累及多处重要血管,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手术。

面对如此凶险的病情,应急总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绿色通道。急诊科与影像科迅速完成术前诊断和初步评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血管外科张君主任医师团队迅速介入,精准研判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重症医学科团队提前做好术后生命支持准备;导管室与麻醉科紧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经过谷涌泉教授、张君主任医师带领各学科周密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的“经皮胸主动脉开窗分支覆膜支架置入术”。这项微创技术要求术者精准操作,如同在钢丝上跳舞,既封堵致命破口,又保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

血管外科专家团队查房。受访者供图

在麻醉科的全程监护下,血管外科专家团队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一个微小穿刺点,将导丝和导管精准送达病变部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团队成功将覆膜支架输送并释放于主动脉破口处。支架精准定位并成功释放后,原本被撕裂的血管壁得到修复,假腔内的血流被隔绝,生命通道重新畅通。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手术过程精准高效,术后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患者的主动脉破口完全封闭,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被转入重症医学科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次日即可经口进食,如今患者已康复出院。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精准督导促规范 筑牢安全防护线... 鲁网11月12日讯为切实强化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监管力度,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特别是保障手术麻醉药物的...
上海救护车出租电话 上海救护车出租:专业服务与便捷选择 在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医疗紧急转运需求时有发生,上海救护车出...
西安市第三医院举办2025年度...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梁家源)11月11日,西安市第三医院组织开展2025年度消防安全应急实...
河南29岁男子南太行失联35天... 11月11日,立冬后的第4天,对于在河南南太行搜救点的一对老夫妻来说格外难熬,他们的孩子饶先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