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探索再生稻旱稻种植 测产成绩喜人
创始人
2025-11-11 08:18:05

“水”“旱”两路突破 土地资源盘活 

罗源探索再生稻旱稻种植,测产成绩喜人

眼下,在罗源,两项水稻种植创新接连传来喜讯:起步镇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两季总亩产接近1000公斤;霍口畲族乡旱稻在坡地上“破土生金”,测产成绩喜人。这一“水”一“旱”的双重突破,为罗源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成功样本。

11月上旬,罗源县起步镇沃田农场的再生稻第二季收割已近尾声。在桂林村的稻田里,收割机留下的辙迹依旧清晰,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的清香。沃田农场负责人黄培亮正组织农机进行最后的翻耕,为土地休养生息、开启新一轮生产循环做准备。

“今年头季干谷亩产就达621公斤,第二茬又收了近300公斤。”黄培亮捧起金黄的谷粒,喜悦溢于言表。今年是沃田农场首次规模化试种再生稻,种植的品种是“甬优4949”再生稻,采用机械化规模种植。

“第二茬稻不用再育秧、插秧,省工省本。”黄培亮算了笔账:得益于桂林村肥沃的土地,两季收获叠加,比往年种植单季稻亩均增收约600元。

在多山的霍口畲族乡,另一项针对粮食增产潜力的探索也结出硕果。在溪前村一片百亩旱稻示范田里,由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组成的测产小组刚刚完成了一场严格的现场测产。经过随机选点、实地丈量、机械收割、精确称重并扣除水分杂质后,最终核算出旱稻品种“胡香优1902”的干谷平均亩产达到415.5公斤。

“虽然很多田有水,可以种水稻,但还有很多山坡地缺水。在专家建议下我们今年试种旱稻,没想到收成挺好!”种粮大户叶玉冰的尝试获得了成功。

福建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在现场介绍:“罗源县今年首次引进新品种进行旱种,在一些缺乏灌溉条件的抛荒地、复垦地,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生长,今年试种效果令人满意。”

霍口畲族乡人大主席陈志健介绍,该乡通过引进种粮大户,盘活800余亩土地,成功示范了再生稻、旱稻等新品种及“稻—稻—油”轮作模式,同时利用市县种粮补助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起步镇沃田农场再生稻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和霍口畲族乡旱稻示范种植这两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兴农新路径,不仅提升了土地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更成功盘活了山地、坡地资源,有效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为罗源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注入了新动能,增强了发展后劲。”罗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黄雨欣 陈艳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简阳市红十字会开展养老机构持证... 秋光潋滟,爱心涌动。为织密筑牢养老服务安全防线,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近日,由简阳...
德惠法院:守牢安全底线 共筑消... 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11日电(王欣婷)近日,德惠市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它的“抗炎抗氧”成分几乎是普通... 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在安徽铜陵,这句民谣已流传千年。 “白如雪,亮如冰,甘辣醇...
年轻人开始沉迷奶茶袋 有人赚近... 近日 不少网友纷纷晒出 自己收藏的奶茶袋子 各种牌子,各种样式 应有尽有 而最近,二手...
铁路安全知识进校园 共筑爱路护...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1日电 (邹立洋)为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铁路安全常识教育,增强学生爱路护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