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毕节市于11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包义鳌详细介绍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自2018年改革转制七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当前火灾形势以及消防宣传月活动安排。七年来,毕节消防在应急救援、火灾防控、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提升,有力护航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能力实现新跨越,实战打赢底气更足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使命需求,毕节消防救援队伍厉兵秣马,攻坚克难。七年间,成功处置了包括黔西游船倾覆、大方山体滑坡、织金山体崩塌在内的各类灾情警情2.8万余起,累计出动车辆3.79万辆次、消防救援人员20万人次,营救和疏散被困人员1.53万人次,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高达2.83亿元。
为提升专业化水平,全市构建了“1+1+2+10”的专业力量体系,建成多个实战化训练基地,常态化开展水域、山岳、绳索、医疗等专业化培训。目前,全市420余名消防员、260余名专职消防员已实现100%接受专业化培训,75%的消防员持有各类专业救援证书。基层力量建设同样迅猛,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覆盖率从2018年的14.2%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78.3%,队伍达177支,配备车辆247辆、装备器材3万余件套。支撑保障持续夯实,支队训练基地年底投用,新增5个消防站,七年来更新配备消防车177辆、装备器材7万余件套,实战能力在多次跨区域演练和对外增援中得到充分检验。
火灾防控体系筑牢新屏障,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毕节市火灾防控体系在共治共建中日益牢固。数据显示,全市历年万人火灾发生率、十万人火灾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95%的火灾为损失轻微的火灾,形势总体平稳。
消防安全责任链条被有效拧紧压实。市委、市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出台多项规范性文件,并指导279个乡镇(街道)将消防工作纳入职责清单。隐患治理张弛有度,围绕重点场所深入开展20余项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单位10.5万余家次,督改火灾隐患22.98万处。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成效显著,实施“首违免罚、轻微免罚”2000余起,消防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压缩50%,惠及2500余家单位。
消防宣传走出全新路子。创新开展的“烈火小英雄”暑期夏令营、“百乡千村”基层消防安全大培训等活动成效显著,累计培训重点人员超100万人次。利用“村村通”大喇叭、消防宣传车等载体开展常态化宣传,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队伍建设激发新动能,“火焰蓝”形象深入人心
七年来,毕节消防救援队伍坚持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通过系列学习教育和党性锻炼,全体指战员信念更加坚定,共有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部级、厅局级表彰,支队被确定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血性胆气培育试点单位。
深厚的爱民情怀成为队伍的鲜明底色。持续17年的“红水桶、红背篓”两红爱民行动已发展为全省知名的“蓝焰黔行·两红爱民”志愿服务品牌,并拓展出助学、献血、关爱残障等系列举措。七年来累计捐资助学120余名学子,义务送水6300余吨,开展“入户宣传”8万余次,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
改革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市、县两级消防救援局全部挂牌成立,消防员招录退出机制、各项优待保障政策有序衔接落地,队伍正以昂扬姿态投身全市经济建设与发展。
聚焦冬春防火,部署宣传月系列活动
针对即将到来的冬春火灾高发期,新闻发布会同时介绍了防控工作重点,并详细发布了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的2025年消防宣传月活动安排。
据悉,宣传月期间将重点开展六大系列宣传活动:包括全民参与式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推动隐患自查自改,落实主体责任;实施“敲门行动”,为弱势群体送上精准关爱;强化实操实训,提升公众自救能力;开放消防科普场馆,供市民零距离体验;举办集中咨询活动,面对面答疑解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面提升全体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毕节市消防救援队伍表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继续为全市960万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锦焘
编辑 周恩宇
二审 顾野灵
三审 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