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组合运用!“南粤守护—2025”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举行
创始人
2025-11-01 06:03:50

10月31日上午,“南粤守护—2025”广东省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在阳江市阳东区举行,演习由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指导,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阳江市人民政府承办。

此次演习立足广东核事业发展迈入快速轨道的实际,“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在国内首次探索研究极端灾害因素叠加交通事故导致某特殊类放射性物质运输车辆发生放射性物质撒落的场景。演练涵盖信息报告、企业先期处置、属地响应、省级联动、响应终止等全流程环节,旨在全面检验全省辐射事故应急体系的实战能力。

演习的一大亮点是运用无人机、机器狗等智能装备组合,实现了辐射热点监测与收贮的全面创新。演习融合空中优势与地面突破能力,实现了辐射热点空中速绘、障碍地形精准探测、低剂量源覆盖响应,构建起一张“空天地一体化”的无死角监测网络,全面展现了无人智能装备应用与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现代化应急能力。

演练过程节奏紧凑、衔接顺畅,各参与单位响应迅速、处置专业。运输单位第一时间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开展现场救援与先期处置;省生态环境厅与阳江市政府快速响应,省级监测力量及时支援,公安、消防、卫健等多部门联合处置,构建起“企业先期处置+省市联动响应”的一体化协同体系,展现出高效的应急指挥与实战能力。

在评估总结会上,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评估组指出,本次演习集研究性、示范性、实战化于一体,情景设计立足前沿、现实性强,专家咨询体系支撑有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政企协同效能显著。应急响应流程清晰有序,多级联动高效顺畅,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机制。技术装备创新成效突出,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指挥体系,为演习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科技支撑,形成了可推广的“广东经验”。评估组建议进一步强化实战导向、夯实科技支撑、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核与辐射应急能力。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演习为契机,持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同时,聚焦“两个体系”建设,保持与核事业发展相协调匹配的核安全保障能力,为筑牢华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屏障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广东省、阳江市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受邀省(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其他各地市生态环境部门,以及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共120人参与观摩和演练。

南方+记者 张子俊

通讯员 粤环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法官裁定政府必须动用应急资... 新华社华盛顿10月31日电(记者杨伶 熊茂伶)10月3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第31天,涉及数千万...
工业型县级市如何打造职业健康防... 本报记者 姬薇 阅读提示 自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以来,宁国市举办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培训班50余场,...
火柴浸水24小时还能用!家用防... 楼道火警骤响、门外暴雨倒灌、凌晨床板摇晃……危机突发时,很多人都会呼叫等待救援,但前10分钟通常只能...
防城港: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 为提升中小学生食品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10月29日,防城港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组织宣讲团队走进防...
湖南长沙潮宗街发生墙体垮塌事故... 10月31日晚8时许,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湖南长沙开福区潮宗街发生垮塌事故,有人受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