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松。
78岁的林钦松在福州颇有名气。2015年央视网书画频道报道了这位集书画、微雕、武术等技艺于一身的高人,并聘他为艺术顾问。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林钦松小时候租“小人书”看时,便对书中的武功十分着迷。13岁那年,父亲领着他拜师陈天一学南少林罗汉拳。3年后,他又拜师庄炳武学梅花拳。1966年,林钦松拜入自然门名家万籁声门下。从学南拳三战套路开始,三四年里他先后学了六合门六合拳、青龙拳、黑虎拳、子母连环拳,以及自然拳和六合刀、八仙剑等器械。聪慧又勤奋的林钦松很快成为自然门搏击理念与技巧俱佳的高徒,20来岁就与榕城众多门派弟子交手切磋,威望颇高。2002年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名人名家名拳种”系列,林钦松就录制了《万籁声自然门搏击精讲》部分8片DVD碟。1981年他担任电影《仇侣》武术指导,回榕后便开始教授慕名追随而来的几名弟子,此后门徒颇多。
年少在于山练武时,林钦松就对满山的摩崖石刻颇感兴趣。上初中时,他的书法比班上同学都好,然而一次学校的比赛竟没名次,他便憋着一股劲开始临摹字帖。20世纪80年代初,书画篆刻名家石开在于山脚的画廊里看到林钦松的字,连连夸赞。林钦松临摹沈觐寿的褚体,连沈老本人都难以分辨。林钦松说,其实,他的书法“大则一字方丈,小则径寸千言”。在福州汽配三厂当厂医时他迷上微雕,能在一个小小佛珠上刻下260字的《心经》。1991年,他在东京举办过反响颇好的“林钦松中国水墨书画、微雕篆刻艺术展”。1995年回国后,他潜心字画创作,2001年福建省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规范楷书》后,他又创惊人绝技,以自己长年敲打磨炼的小腿胫骨跪在仅10厘米宽的窄凳上书写小楷。2003年海风出版社出版《四书·古文观止——林钦松楷书精品典藏本》,20万字均如此写成。
2007年初,林钦松到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山水画进修。原来,当时他觉得自己的画还不太如意,更担心年纪再大手会抖写不好小楷,而画山水却越抖越“有味”,便去圆梦。当时该校一位博导还为其博学多才折服,将他请上讲台,为自己的博士生讲了一课。
林钦松的工作室取名为“悟功堂”。在他看来,书法与武术是相通的,“武术是空间的书法,书法是纸上的武术”,武术有“武、舞、无、悟”四个阶段,书法也经过“疏、书、熟,素”四个层次,不论武术还是书法,动作都要舒展,做到“舒、歇、足、息”,方能力透纸背或力贯身体。(记者 张旭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