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社区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热情,将文化传承理念融入科技探索,实现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思维的同频共振,9月27日,由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台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台江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洋中街道办事处、洋中街道玉树社区、郭艳五老工作室、福州市合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福州市科技馆、洋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玉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玉树社区关工委协办的台江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暨青少年科普研学之旅活动第三期——“激发科学兴趣,感受科技魅力”在福州市科技馆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聚焦“气象科学”主题,以“知识讲解+实景体验+专家分享+动手实践”的多元形式展开,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化感的科普盛宴。
活动伊始,福州市科技馆的专业讲解员将参与家庭分为2个小组,带领大家走进气象科普展区。讲解员结合展区内的云形模型、台风形成模拟装置、气温监测仪器等实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云的分类与识别方法、台风的形成原理与移动路径、常见气象现象的成因等知识。孩子们围绕在展品旁,不时举手提问,“为什么云有不同的颜色?”“台风来了我们该躲在哪里?”讲解员耐心解答的同时,还通过互动问答加深孩子们的记忆,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亲子家庭共同走进自然灾害模拟体验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依次体验了台风、暴雨、地震模拟场景:模拟区内。真实的场景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极端气象与地质灾害的强大威力,讲解员也趁机向孩子普及灾害来临时的自救技巧,进一步强化了亲子家庭的灾害防范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
活动特别邀请到福建省气象台的老师开展主题为《气象:一门怎样的科学》的科普讲座,带领青少年家庭走进奇妙的气象世界。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气象定义,生动解析风、云、雨三大核心气象要素的关联,还讲述了天气预报从经验观测到“空天地”观测+超级计算机模拟的发展历程,让听众清晰了解天气预报从数据收集到结论生成的完整流程,并客观分析长期预报受大气混沌性等因素影响存在的局限。老师接连抛出问题,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氛围热烈,互动式教学让孩子们在问答中深化对气象知识的理解。
活动最后,亲子协作制作风向标小手工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工作人员为每组家庭分发了风向标制作材料包,并详细讲解了风向标的工作原理与制作步骤。拿到材料后,家长与孩子分工协作,不时交流想法、互相配合。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兴奋地拿着自己的风向标测试其灵敏度,观察风吹来时箭头的指向,切实将学到的“风向识别”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亲子间的默契配合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本次研学之旅更添温暖底色。
此次研学活动,既让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解锁气象知识,又借亲子协作传递温暖,更实现文化传承与科技探索的深度融合。它不仅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搭建优质平台,也为营造“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的科普氛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