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创新赛暨福建省大学生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大赛决赛在旗山湖公园举行,来自省内外25所高校、12所中学及10余家企业的百余支队伍参与比拼。
本届大赛以“智汇蓝海·创启未来”为主题,聚焦小型化、智能化、民用化海洋装备发展方向,特别面向高校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开设了创意概念、技术应用等特色赛道。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围绕水下机器人、水面航行器等实物作品,参加水下装备创新设计与制作、水上装备创新设计与制作、无人船巡检挑战赛等三个赛道的激烈角逐。路演环节,选手们清晰阐述从创意设计到技术实现再到应用前景的创新思路。在动态实操演示中,各类装备在指定任务中展现出精准稳定的性能。
福建理工大学彭诗敏团队研发的“多模态水下蛇形机器人”瞄准了水下狭小空间的作业需求。该机器人借鉴蛇类多关节驱动方式,结合推进器辅助,可灵活穿越管道、洞穴等复杂结构。“传统框架机器人难以进入的狭窄区域,我们凭借柔性结构与细小体型就能轻松抵达。”彭诗敏介绍,该机器人可搭载水质传感器、机械臂夹爪等工具,执行城市管网检测、水下设备维护等工业任务,在灵活性与运动性能上显著优于传统仿生机器人。
除高校常规赛外,本届赛事首次设立“萌芽赛道”,吸引12支中学生团队参赛。选手们运用结构材料、电机、传感器与编程技术,设计制作水下航行器及其控制器,在方寸水池间展开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创造力的青春比拼。
此次比赛还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组团观赛、驻足体验。在表演赛环节,参演企业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水空一体”的科技盛宴,空中无人机协同各类水下装备进行动态演示,配合静态产品展示,全方位呈现了智能海洋装备领域的先进产品与创新技术。(记者 林榕昇 颜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