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太原马拉松赛开跑在即,赛事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就绪。9月18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本届赛事医疗防护力度大幅提升,共配置专业医护人员234名、急救车42辆、专业除颤设备和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126台,为跑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本次赛事医疗保障实行“领导专班+专业团队”协同机制,由市卫健委组建30余人的工作专班,统筹调度医政、应急、急救中心及多家医疗机构力量,构建起高效指挥体系。
设置28个固定医疗点
此次沿赛道精准设置28个固定医疗点。从全程马拉松赛道起点开始,每2.5公里设立1个医疗点,共设立17个;半程马拉松赛道从12.5公里开始设立,每2.5公里设立1个医疗点,共设立4个;全程、半程马拉松终点各设立2个医疗点;健康跑、欢乐跑终点设立1个医疗点;起点集合区设立2个医疗点,各医疗点配备具备急诊救治经验的医生1名,护士2名。
赛事共派出2辆指挥车和40辆急救车,每组安排1名急救医生、1名护士、1名司机,车辆配备急救设备、药品及医疗器械等。
同时,配置250名医疗志愿者、76名医护陪跑者,根据不同配速,医护陪跑者将分布在赛道上,时刻关注参赛人员身体情况,协助处理突发不适,保障参赛人员安全。
此外,加设60组AED急救点,实现“每公里有志愿者、关键区域有巡逻AED电动车、赛段有医护跑者”的全天候防护网络。
13家定点医院开启绿色通道
确定13家医院为定点医疗保障医院,分别为山西白求恩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和平院区)、山医大一院、山医大二院、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煤炭中心医院、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中化二建集团医院。比赛期间,定点医院开辟绿色通道,预留床位。
其中,山西白求恩医院、山医大一院、省心血管病医院3家具备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能力的医院,组建多学科重症专家团队,针对性应对赛事高发危重病种。比赛期间,特邀运动员入住的酒店也安排了1医1护参与保障。
科技赋能提升救援效率
本次保障突出智慧医疗特色,为急救车、AED急救点、医疗志愿者组长配备北斗定位系统和对讲设备,可追踪实时位置,为医疗救援指挥调度提供精确信息,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实现全程信号覆盖;在急救车、终点医疗点、终点按摩区配置可视化实时视频系统,确保指挥中心能实时监控到各关键点医疗现场的实况;设立3部医疗保障专线,接收应急呼叫,确保响应零延迟。
培训演练双管齐下
所有参与保障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心肺复苏、AED使用等专业培训并考核通过。市急救中心同步对志愿者、医护陪跑者开展急救培训。赛事还开展桌面推演和实地路演,模拟突发医疗事件,检验多部门协同处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医疗保障配置显著高于国家标准:救护车增加19辆,AED增加66台,医疗志愿者及医护陪跑者等机动力量明显增加,全方位护航跑者安全。
此外,还印制2025太原马拉松赛健康提醒宣传页,随参赛包发放给参赛选手,并通过科普短片、专家访谈等形式加强赛前健康指导,助力跑者科学参赛、平安完赛。
记者 刘涛见习记者 刘苗苗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