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秋雨连绵,气温骤降。在带来秋高气爽天气的同时,也给心脑血管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南阳医专一附院急诊科近期接诊了多名病情危急的患者,他们多有高血压、心血管病史,部分患者还曾发生过轻微脑梗塞。季节交替之际,这类人群的身体隐患更易“爆发”,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刻不容缓。
换季为何成血管疾病“高发期”
科学研究表明,气温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呈显著关联。
温度降低直接推高风险
气温每下降1℃,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当24小时内温差超过8℃时,血管会像橡皮筋一样反复收缩、扩张,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增大30%,如同给血管进行“拉力测试”,极易诱发动脉斑块破裂。
血管收缩引发连锁反应
天气变冷时,血管会本能收缩,导致四肢缺血缺氧。为满足身体供血需求,心脏会加速工作,使血液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强。若心脏血管内存在斑块,在这种冲击下可能破裂并形成血栓,最终引发心肌梗死。
不良生活方式加重负担
降温后,人们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食物,部分人还会增加室内吸烟、过量饮酒的频率。这些习惯会导致血脂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运行负担,为疾病发作埋下隐患。
出现这些症状 请立即就医
心梗征兆
心前区不适,如胸闷、胸痛、压榨感。
中风前兆
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头晕呕吐等。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诊断抢救。时间是挽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的关键,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预后效果。
换季时节,心脑血管健康更需精心呵护。无论是调整生活习惯,还是关注身体信号,都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护墙”。
本期供稿:急诊内科 黄绿野 刘娜
本期编辑:郑 娟
本期校对:严晓璐 魏元恒 王卫涛
本期审核:严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