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交替,天气渐凉,流感病毒也悄悄活跃起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可能导致高热、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流感如何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体内的病毒会随唾液或呼吸道飞沫散播到空气中,被旁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此外,接触带有病毒的物品,如门把手、桌面或公共交通设施,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也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因此,流感在学校、办公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容易传播。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流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非常重要。
勤洗手: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每次至少20秒,特别是在触碰公共物品或饭前便后。
咳嗽、打喷嚏要讲礼仪: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病毒传播。
保持环境清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擦拭常用物品表面。
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感染后应对方法
即便做好防护,有时仍可能感染流感。感染后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轻症患者可在家观察,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药物,防止病情加重。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或原有慢性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接种流感疫苗,建立防护屏障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在感染后减轻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疫苗的保护作用需要时间建立,因此建议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就尽早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学生、医务人员、慢性病患者等,应优先考虑接种。
接种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家人和周围人群的责任。即便已经接种过流感疫苗,也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因为综合防护才能形成最强的健康屏障。
希望通过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疫苗以及科学应对感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加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把流感防护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守护健康。
撰稿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沈莹助理研究员
编辑: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