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去年达 1.25 万亿元,这一数据彰显了福建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卓越成就。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福建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渔业的稳步提升到海洋工程的迅猛崛起,从滨海旅游的火爆到海洋科研的不断突破,福建在海洋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潜力。1.25 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如同海上璀璨的明珠,照亮了福建经济前行的道路,也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推动着福建在海洋时代续写辉煌篇章。
7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首次向公众介绍福建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水产品总产量924.7万吨、同比增长3.9%,均居全国第三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水产品出口额、海水养殖产量、深远海养殖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2024年,福建省组织开展了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实施了海湾、河口、泥质海岸、砂质海岸、红树林和珊瑚礁共6类10个典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以及5个赤潮灾害高风险区早期预警监测,并对赤潮灾害进行了跟踪监测,获得了较好的监测成果。
2024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基础状况良好,水体环境总体良好。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较往年略高,海水盐度、pH值、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无机氮以及叶绿素a等监测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1~3.43,群落结构总体稳定。
福建省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特色鲜明。闽江口粗芦岛、下潭尾红树林、东山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生境指标和压力要素状况良好。
2024年,全省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强化成果应用等方面亮点频现。比如,成功救助中华白海豚“乐宝”、福建首个渔业碳汇地方标准《养殖海带碳汇评估技术规程》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际国内典型案例。(记者 冯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