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当消防员蒋寒阳用床单将4个月大的婴儿裹在胸前时,孩子稚嫩的脸庞近在咫尺。 蒋寒阳刻意放缓了自己的呼吸,一是怕喘粗气惹哭孩子,二是让自己的心态“稳一稳”,因为接下来,他将抱着孩子爬过一处绝壁——一段公路被洪水冲垮,只剩裸露的山体岩石,而这处绝壁正是通往山下的必经之路。
如何抱着孩子安全过绝壁?仍在抗洪抢险前线的蒋寒阳昨晚在休息间隙,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讲述了其中的艰险。
消防员蒋寒阳用床单将婴儿裹在胸前。
时间拨回到7月26日深夜,海淀消防增援怀柔二分队出发前往怀柔区琉璃庙镇及周边村庄,海淀消防永丰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蒋寒阳也在其中。 27日下午,他和队友历经艰险到达鱼水洞村,转移30多名被困群众。
蒋寒阳说,当晚,被困群众被暂时安置在距离鱼水洞村约1公里外的黄土梁村,待27日一早再继续转移,“黄土梁村距离山下还有十多公里,且道路有多处塌方,其中有一段被山洪冲毁成绝壁,而绝壁下方就是湍急的河流。”
转移途中的一处绝壁,消防员先抬着婴儿车通过。
“当晚,根据转移人员特点,我们制定了第二天转移的详细方案, 重点之一就是一个仅有4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家中奶粉所剩无几,孩子必须尽快转移下山。”蒋寒阳说,白天转移时,他就抱过孩子,因此带队指挥员再次安排自己接下重任:抱着孩子过绝壁。
蒋寒阳说, 转移方案极为细致,包括了每名消防员的前后站位、看护对象以及过绝壁时的方式。根据这份方案,蒋寒阳摸黑从黄土梁村村民家中借来一条床单。
蒋寒阳和队友先用婴儿被包裹好孩子。
7月28日上午,通过绝壁前,在一处平整的路面上,蒋寒阳先将救生衣垫在最下面防硌,接着,把借来的床单叠成长条铺在上面,最后,再把孩子的婴儿被展开, “怕孩子的小胳膊挥动会碰到岩石、树枝,用婴儿被做第一层包裹时,我特意将孩子的胳膊也包了起来。”
“孩子的腰很软,一定要固定好。”在队友的协助下,蒋寒阳用床单做第二层包裹,将孩子“绑”在自己胸前,“既怕太松不牢固,又怕太紧勒着孩子,我和队友小心翼翼,时刻观察孩子的反应。” 孩子的父亲也在一旁鼓励:“我们要跟着消防员冒险玩儿去喽,没事,不哭,勇敢点。”
在队友的协助下快速通过了绝壁。
此前,消防员已经在绝壁上打锚点并架起了绳索。蒋寒阳稳了稳气息,抱着孩子转身向绝壁走去。他一手抓住绳索,一手搂着孩子,在接应队员的协助下,干脆利落地通过了绝壁, “在那紧张的1分钟内,孩子特别乖,没有一点哭闹。”
蒋寒阳将孩子安全送到母亲怀中。
据了解,31岁的蒋寒阳是云南腾冲人,在北京当消防员已有10年,屡立战功,救援经验丰富,不过,刚刚新婚的蒋寒阳还没有做父亲,这是他第一次和婴儿如此贴近。 “孩子抱在怀里是那么轻那么软,但我又感觉心里的责任是那么重,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尽全力守护孩子的周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