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一名保安大叔因“被迫营业”视频意外走红。评论区“吐槽”与“温情”交织,这场走红实则是该校校园安全管理“刚性制度”与“柔性服务”融合的生动体现。
从严肃到亲民:保安角色的悄然进化
传统印象中,校园保安严肃刻板,而安徽新华的保安团队正打破这一印象。此次走红的保安大叔工作认真,日常巡逻、人员盘查一丝不苟。但在与学生相处中,他尽显温暖。学生忘带校园卡,他耐心询问确认身份后微笑提醒;学生提重物,他主动帮忙。那段“被迫营业”视频成为契机,他无奈的神态尽显反差萌,迅速成为校园“网红”。
校卫队+保安处组建校园巡逻队每日巡查校园。
走红背后的管理逻辑:安全与共情的平衡
安徽新华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以“制度为骨、服务为肉、文化为魂”,实现了安全与共情的动态平衡。学校梳理校园场景,细分风险点并制定差异化管控方案。如宿舍区推行“安全委员轮值制”,学生轮流担任安全委员,保卫处提供指导。这一模式提高了安全隐患自查率,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
连续五年举办的“安全文化节”成为校园盛会。期间的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将安全知识融入学生生活。学校还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利用多种平台发布安全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安全九防”全天候防护,构建安全体系的“天罗地网”
涵盖消防、治安等九大领域的“安全九防”工作形成闭环管理体系。人防上,组建“保安+教师+学生”三级巡逻队,24小时网格化巡查;食防建立“明厨亮灶+食材溯源”系统保障饮食安全;应急防每季度开展跨部门联合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从“网红现象”到“长效机制”的启示
安徽新华的实践表明,校园安全管理需有“破圈”思维。当保安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递安全理念,当制度转化为文化产品,安全教育便能入脑入心。学校将安全视为育人契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共同体,既守护了校园平安,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未来,安徽新华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在“刚性制度”与“柔性服务”的深度融合下,校园将成为更安全、和谐、美好的学习生活场所,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杨智慧 宋鑫鑫 童海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