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一同踏上旅游之旅,满心欢喜地归来。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三人竟同时出现了发烧症状。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他们慌了神,赶忙前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结果令人担忧,三人需立即隔离治疗。医院的忙碌与紧张氛围瞬间弥漫开来,医护人员迅速展开行动,将他们妥善安置在隔离区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他们的旅行戛然而止,也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希望他们能在隔离期间得到良好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阳光、沙滩、海浪,这是张先生和李先生两家人,憧憬了几个月的马尔代夫亲子之旅,趁着暑假,两户人家带着小朋友们踏上这片热带岛屿,然而,返程时却被一场“发热风波”打乱……
飞机落地后,张先生的父亲突然觉得浑身发冷,额头滚烫,测体温竟到了38.9℃。紧接着,他4岁半的儿子小宝也开始哭闹说头晕,体温38.5℃。同行的李先生家5岁的儿子小川,同样出现了发热症状,体温38.2℃。两家人赶紧直奔杭州市某医院发热门诊。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时,得知他们刚从马尔代夫旅行回来,当即警惕起来:“最近有没有被蚊子叮咬过?”张先生回想起来,岛上的“花蚊子”特别多,孩子们在沙滩玩的时候总被叮得满腿包,当时也没太在意。医生听他这么说,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染上了登革热。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三人登革热抗原均呈阳性,医生当即安排他们转入感染性疾病科隔离治疗。入院后发现,张先生的父亲不仅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也明显下降,身上还陆续冒出了红色皮疹。经过10多天的对症治疗,三人病情逐渐稳定,最终顺利出院。
张先生感慨:“真是后怕,以后防蚊这件事可千万不能大意!”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登革热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特征,同时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数重症病例死亡风险高等特点。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专家提醒,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如何灭蚊?如何预防登革热看过来
想要减少蚊子的骚扰,日常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尽量保证室内的清洁,减少房间的死角。蚊子不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即便来到你家,也会因为无处藏身而被发现、消灭。
2、检查门、窗以及墙壁是否完整,有没有缝隙和孔洞,如果有及时修缮。空调孔等孔洞可以用密封胶泥等材料堵住,抽油烟机、燃气热水器、排风扇的排气口可以使用单向止逆阀密封,开关门窗时也要注意防止蚊子飞进来,将蚊子挡在居室以外。
3、室内尽量保持干燥,及时清理鱼缸、花盆、水槽内的积水,避免成为蚊子的繁育场所。
4、厨房、厕所下水道定期投放清洁剂或用开水冲刷,避免蚊子在回水弯、下水道中繁殖。
5、如果居室内已经发现蚊子,可以使用蚊香、杀虫剂等方法杀灭,如果数量特别多也可以使用烟雾杀虫剂进行全屋杀灭,敏感体质对杀虫剂不适应的朋友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杀虫灯对蚊子进行诱杀。
归国人员特别提示
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后14天内,务必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
如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一旦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切勿自行服药(尤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蚊虫叮咬史、旅行史)。
(来源:广州日报、橙柿互动·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