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充满温暖与奉献的时刻,一位羽毛球教练毅然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平日里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培育着无数热爱羽毛球的学员。而此刻,他将这份爱心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捐献造血干细胞,意味着他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准备和检测,却始终毫无畏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力量,为那些等待生命希望的患者点亮了一盏明灯。他的善举如同一颗颗闪耀的羽毛球,在生命的赛场上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张演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记者 林文婧 摄
“如果说羽毛球教会孤独症孩子感知世界,那么这次捐献或许能让一个生命重新看见世界,太值了!”23日,在省肿瘤医院,经过约四个小时的外周血循环,福州羽毛球教练张演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福州市第147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个曾用羽毛球为孤独症儿童打开新世界的青年,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生命的守护。
2019年,为了庆祝考上大学,张演和高中同桌相约献血,由此开启献血之旅。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连续一年多风雨无阻地教孤独症儿童打羽毛球,用耐心和关爱陪伴这些孩子成长。去年4月,他经工作人员讲解后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2月,红十字会告知张演初配成功的消息时,他既震惊又激动。“震惊的是几万分之一的匹配率这么快就遇上了,激动的是能有机会拯救生命,实现从‘万分之一’到‘唯一’。”随后的日子里,这个习惯在球场上扣杀的年轻人展现出异乎寻常的耐心——高分辨配型、全面体检、四次动员剂注射,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帮助他人,更是提升自己。”张演说。26岁的张演将此次捐献视作特殊的“体能训练”,他呼吁爱心人士踊跃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等待救助的血液病患者打造更为广阔和坚实的生命能量场。(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丁丹阳 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