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巡查发现,国宾豪庭北侧陡坡出现裂缝扩大险情,直接威胁下方居民区安全,请求上级协同处置。”
“报告指挥长,辖区国宾豪庭北侧陡坡地灾点出现裂缝,且有扩大趋势,恐发生大面积坍塌,建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联动石油路街道协同处置,疏散渝中区居民。”
“同意启动预案,并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协同石油路街道联动处置。”
……
5月23日下午,一场紧张有序的汛期地质灾害联合应急演练在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与渝中区石油路街道交界地带展开。此次演练模拟汛期地质灾害事件,通过跨区域、多部门协同作战,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战性,为毗邻区域防灾减灾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数字赋能 全流程高效响应
演练以“预警上报”拉开序幕。
15时,网格员巡查发现陡坡裂缝扩大险情,立即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信息并附上现场照片。指挥中心迅速启动“风险一张图”,调取周边监控和气象数据,同时连线网格员核实情况。
“国宾豪庭北侧陡坡裂缝有扩大趋势,已联系石油路街道支援!”网格员的实时汇报让指挥中心快速研判,指挥长当机立断:“启动应急预案,联动石油路街道协同处置!”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事件信息一键推送至石油路街道,两街应急指挥部同步联动,借助“数字沙盘”动态模拟灾害发展趋势,规划“国宾豪庭侧门→应急避难场所”的转移路线。
多跨协同 全要素实战练兵
“现场抢险组设置警戒线!”“交通疏导组实施交通管制!”“群众转移组优先引导老弱病残群众!”指挥中心通过“多跨调度”模块向各小组下达指令。15分钟内,警戒线、临时排水沟、沙袋等抢险设施部署完毕;陡坡入口封闭,周边交通管制到位;32户居民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转移至避难场所。医疗救援组同步搭建临时医疗点,备齐急救物资,确保万无一失。
“报告指挥长,群众已转移完毕!”“现场管控区域已划定!”各小组通过单兵设备实时回传画面,指挥部大屏上,救援人员正对低楼层住户进行二次排查,物业人员手持喇叭指引路线。17时,经专家组评估,险情暂时稳定,应急响应解除。
复盘提升 织密防灾安全网
演练结束后,两街道指挥长牵头召开复盘会议,针对预案衔接、响应速度、群众动员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跨街道协同的关键是打破数据壁垒和流程梗阻。”渝州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两街应急资源,完善“一键联动”机制,确保灾害应对“无缝衔接”。
此次应急演练不仅是两街道协同作战的能力检验,更是双方深化毗邻党建合作的缩影。过去,因行政划分形成的“楚界汉河”,让交界地带成为城市治理的“真空区”。游摊占道、噪音扰民、边坡隐患等问题长期困扰居民。2023年以来,渝州路街道与石油路街道以党建为纽带,创新构建“六联”工作机制(组织联建、城市联管、平安联防、风险联处、项目联动、资源联享),推动治理从“物理拼接”迈向“化学融合”。
记者手记>>
携手相牵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跨区联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渝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健翡表示,未来,两街道将深化数字化赋能,拓展毗邻党建应用场景,在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等领域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随着两街合作的不断深入,两个街道尤其是两个区域相邻街道的地带正蜕变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高地,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提供了生动范本。
一次演练,彰显责任担当;一项机制,破解多年顽疾。渝州路街道与石油路街道以毗邻党建“小支点”,撬动区域治理“大格局”,生动诠释了“1+1>2”的协同效应。在党建引领下,两街正携手书写跨行政边界治理的新篇章,让更多居民感受到“边界无界、服务无限”的城市温度。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