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洪涝灾害损失,飞来峡镇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飞来峡镇管辖的水库共9宗,总库容达到510.42万立方米;现有电排站11宗,受益面积达30000亩;辖区主堤围共有13宗,总长38公里,保卫着5.03万亩的耕地面积;拥有8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235千瓦。
飞来峡镇与横荷街道开展“防汛+防火”双科目联合演练。黄玉熹 摄
自入汛以来,飞来峡镇持续组织各村(社区)定期对地质灾害点、水库堤坝、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工作。目前,飞来峡镇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在册点有14处,全部筑体通过初检验收,涉及9个村(居)委会,影响常住46户,约190个人口,本年度已对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216个次,暂无发现安全隐患情况。
而针对水库堤围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堤围砂石储备不足、抗洪能力下降的问题,飞来峡镇及时补充石梨堤、黄洞堤、升平堤、禾仓围等堤围的防汛砂120立方米、碎石60立方米,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为构建跨区域应急救援共同体,飞来峡镇与横荷街道开展“防汛+防火”双科目联合演练,共组织67名应急救援骨干开展多科目实战化训练,通过全要素、多场景的协同作战,着力打造“半小时应急响应圈”。
水域救援单元开展“黄金四分钟”应急救援实训,参训队员在模拟洪峰过境场景中,完成孤岛救援、溃堤封堵等8项高难度科目。镇水利专家组现场演示“导渗围井法”处置管涌险情,创新应用智能救生机器人执行高危水域搜救。
现场指挥人员表示:“两辖区地理环境具有典型互补性,联合演练可形成1+1>2的防护效应。”目前,飞来峡镇与横荷街道已签署《北江流域应急联防协议》,建立汛期水位实时共享、森林火险联合预警等六项机制。重点推进应急物资联储联调体系建设,规划建设3处跨区域物资储备点,同步开发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灾情研判、力量投送、现场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为确保在突发洪涝等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飞来峡镇切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现镇三防仓库储备了纤维袋4.6万只、抽水泵11台、救生衣221件、橡皮艇8艘、冲锋舟9台、电筒205支等一批防汛材料,并已在汛期前完成对冲锋舟及其发动机、应急照明发电机等一批应急装备的维修保养。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毛艺奇
【作者】 黄玉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