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正式启动为期三天的防汛专项实战训练,以全面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度汛。此次训练聚焦复杂水情下的救援与排涝技能,共设置舟艇操作、救援技术、装备应用等10项核心科目,全方位锤炼队伍实战水平。
舟艇协同作战强化水域机动能力。训练首日,救援队伍重点开展舟艇列队行进、翘机过障及S型绕障行进等高难度科目。在湍急水流模拟场景中,多艘救援艇以紧密队形快速突进,展现协同作战能力。针对河道障碍物,队员通过“翘机过障”技术抬升船体越过障碍,并灵活完成S型绕障,考验驾驶员对船只动力和航向的精准控制。此外,“无动力操舟”科目模拟舟艇失去动力后的应急场景,队员仅凭船桨和团队配合完成避险,凸显极端条件下的协作能力。
实战化救援演练提升生命救援效率。训练中,O型救援、活饵救援、翻舟自救等科目成为焦点。在“O型救援”环节,救援艇快速环绕落水者形成水流屏障,队员借力离心力瞬间完成捞救;而“活饵救援”则模拟激流中施救者被绳索固定,以“人肉锚点”方式贴近受困者,实现快速转移。翻舟自救科目中,队员在舟艇倾覆后迅速复位并排水,全程控制在2分钟内,展现扎实的应急反应能力。岸基救生圈抛投训练中,队员使用抛投器将救生设备精准送达30米外的目标点,为岸对水救援提供技术保障。
高科技装备赋能打造立体防汛体系。本次训练深度融合科技装备应用,水上机器人、大型龙吸水排涝车等“硬核”设备亮相。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水上机器人,在复杂水域实现快速抵近救援,同时利用声呐和摄像头实时回传水下信息。在排涝演练中,大型龙吸水装备每小时抽排量达3000立方米,迅速疏通模拟内涝区域,为城市应急排涝积累数据支撑。
训练结束后,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迅速转入汛期备战状态。目前,所有参训装备已完成全面检查维护,救援队伍实行24小时备勤,并对冲锋舟、水上机器人、龙吸水排涝车等关键设备进行重点区域前置部署。下一步,队伍将结合训练成果,持续强化多场景夜间救援、复杂地形排涝等专项演练,同时加强与社会救援力量的联动协作,确保汛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南方+记者 黄剑琴
通讯员 清远应急宣
【作者】 黄剑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