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机制的重要作用,切实将民生福祉落到实处。通过这一机制,62 件民生“微实事”得以顺利落实。人大代表们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将民生需求转化为具体建议,提交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以务实的态度和高效的行动,逐一推进这些“微实事”。从改善基础设施到提升公共服务,从关爱弱势群体到促进社区和谐,每一件民生“微实事”都凝聚着人大代表的心血和努力,也让闽清的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和幸福的提升。
“没改之前,路面坑坑洼洼,现在改成了沥青路面,噪音没了,标线也清楚了,我们出门更舒心!”近日,在闽清下祝乡主街区,居民老祝指着改造好的路面对记者说道。近年来,闽清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急需解决的关键小事,创新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微实事”办理工作机制,覆盖全县16个乡镇的62件民生“微实事”得到落实。
“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收集人代会上以及代表们走访、接待群众时记录的建议,梳理出一批‘微实事’项目清单。”闽清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清单的确立也有讲究:既要筛选资金额度,又要考虑可行性。“一般来说,项目要在年内能够完成,且不能耗费太多资金,同时也要综合考虑群众需求的急迫性。”上述负责人说。
随后,县人大常委会以函办件形式向县政府提出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议清单,再由县政府分解至各承办单位,落实补助资金,让办理成果与百姓需求更合拍。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之下,闽清定期安排专项资金办理民生“微实事”,每年都有200万元注入资金池,迄今已累计投入828万元。
“项目落地后,县人大常委会还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工委对口督办、日常跟踪督办、专题调研督办、代表协同督办等机制,深入现场走访,重点监督,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上述负责人介绍,每年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县政府也会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记者 阮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