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理发师》中文版在榕首演,宛如一场艺术盛宴在榕城拉开帷幕。舞台上,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布景瞬间将观众带入 18 世纪的西班牙。演员们精湛的演唱与灵动的表演,让那古老的爱情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歌声时而激昂,时而婉转,仿佛能穿透心灵;表演细腻而富有张力,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地诠释着角色的情感。这场首演,不仅为榕城观众带来了西方歌剧的魅力,也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10日晚,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文版在位于福州的福建大剧院首演。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96岁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全程指挥交响乐团。演出圆满结束,她打破了纪录,成为全世界指挥这部歌剧最年长的指挥家。
郑小瑛指挥交响乐团演出。
96岁指挥两个半小时
当天20时演出开始,郑小瑛稳步登台,举起指挥棒,开始指挥交响乐团演奏歌剧的序曲。
指挥过程中,郑小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她虽然坐在椅子上,但是手臂动作十分有力,充满激情。因为行动不便,演出中场休息时她也不离开乐团,全程都在乐池里。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干净利落的手法,完成了两个半小时的指挥,完全不像是一位96岁的老人。
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诞生于1816年,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的作品。该剧讲述了理发师费加罗帮助年轻的阿尔玛瓦尔伯爵追求罗西娜的故事。这是一部喜剧。这部歌剧的中文版由厦门市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与福建省歌舞剧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联合制作,郑小瑛担任艺术总监和指挥。
当晚的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洋戏中唱”的声乐盛宴。男高音歌唱家王川、男中音歌唱家林子豪、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戴梓伊、低男中音歌唱家李鳌等多位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将观众带入充满喜剧色彩的剧情中。为了让演出更贴近福州观众,主创团队还在台词中加入了一两句福州话,逗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当天22时30分,演出圆满结束。郑小瑛与众演员一起上台谢幕,全场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
郑小瑛一直倡导“洋戏中唱”,希望让中国观众能够用母语欣赏和理解西方经典歌剧。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自组建以来,以“洋为中用”的原则和“洋戏中唱”的形式相继推出中文版《茶花女》《托斯卡》以及《塞维利亚理发师》等多部西方经典歌剧,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水平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参与,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为了筹备此次在福州首演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文版,郑小瑛深入参与了该剧制作的全流程。从翻译配歌(将意大利语歌词译成汉语歌词)、缩编修改、音乐合成到排练演出,她都亲自把关,倾注了大量精力与心血。
今年“五一”期间,郑小瑛每天10时就来到福建大剧院艺教中心排练厅指挥乐队排练。晚饭后,她还与团队成员逐页校对分谱,直至深夜。她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令所有演职人员深感敬佩。
希望世界听到中国
郑小瑛1929年出生于上海,是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曾参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创建。她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现任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多年来,郑小瑛一直活跃在指挥台上,与朋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女子室内乐团,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公助民办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做了很多音乐推广工作。
郑小瑛带出了众多出色的弟子,他们屡获大奖,有的已是国际国内知名指挥家。但她认为自己更应做大众的音乐老师,因为“音乐来自人民,大众需要音乐”,歌剧不应忘记服务大众的初心。因此,她努力推动“洋戏中唱”,希望世界听到中国,看到“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记者 王杨林/文 张旭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