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我们想通过送锦旗和感谢信的方式,向医护人员们表达感谢。”5月12日上午8时,一面承载着患者感激之情的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其勇、副主任医师黄慧的手中,这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守护。
杨先生及家属与医护人员合影
4月17日深夜,杨先生在家中突发疾病,出现胸闷、发冷汗,心律过速的症状,突如其来的危险让他和家人陷入了恐慌,妻子赶忙拨打120紧急将丈夫送往四川省人民医院。
抵达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后,医院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进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当时,杨先生的多支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性命危在旦夕。“患者三根心脏血管都有问题,一旦发生心肌梗塞,血管堵塞后心肌就开始缺血坏死,我们越早把血管开通,坏死的心肌就越少,对患者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必须争分夺秒。”李其勇医生说。救助医生立即为杨先生实施了心脏造影+支架手术,期间杨先生心脏骤停,过程十分惊险。经过不懈抢救,杨先生的病症得到缓解,脱离了危险。
当晚医院急诊已无床位,为了保障患者术后安全,医院“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针对这类急诊病人,全院只要有任何科室有床位,我们都会立即收入院,所以当时这位患者被收到了神经科ICU病房。”李其勇医生介绍。次日,床位周转后杨先生被转入心血管内科CCU治疗。
“我们真的非常感谢心血管内科及CCU(冠心病监护单元)全体医护人员。”杨先生的女儿说:“在父亲转入心血管内科 CCU后,CCU全体工作人员给予了患者和家属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在父亲医疗救治上尽心尽力,时刻关注着父亲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对我们家属的各种问题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答疑,用温暖的话语抚平了我们家属焦虑不安的心。从父亲的饮食起居到用药治疗,从父亲病情的反复波动到逐渐趋于稳定,都离不开你们精心的呵护和专业的治疗。”
患者女儿手写的感谢信
患者女儿手写的感谢信
患者女儿手写的感谢信
4月21日,杨先生身体情况比较稳定后,医生为他进行了其他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植入支架两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4月28日就出院了。”
收到杨先生及家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李其勇医生和黄慧医生非常高兴和激动,“这位患者当时还是非常危险,幸好经过及时、快速的抢救才挽救了生命。对医生来说救死扶伤都是应该做的,我们希望每个病人经过我们的救治都能健康。”黄慧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