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年前福州茶港的老照片,仿佛是时光的宝藏,蕴含着无尽的故事。照片中,繁忙的港口热闹非凡,一艘艘满载茶叶的船只停泊在岸边,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茶叶,汗水在阳光下闪烁。那古老的码头、沧桑的建筑,诉说着昔日福州茶港的辉煌。从照片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茶叶商人们的身影,他们带着梦想和希望,将福州的茶叶运往世界各地。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得以窥见百年前那充满活力与传奇的福州茶港,感受那岁月的沉淀与韵味。
百年前老照片记录福州茶港历史
观众参观“茶韵万里:首届噫吁唏茶文化艺术展”。李劲松 摄
100多年前的福州茶港什么样?当时的福州人如何进行茶叶生产?29日,“茶韵万里:首届噫吁唏茶文化艺术展”在北京拉开序幕,现场展示了上百张罕见原版照片,还原了百年前福州、武夷山、羊楼洞等地茶叶生产过程,开启一段关于中国茶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寻根之旅。
站在苏格兰纪实摄影家约翰·汤姆逊提供的照片前,人们仿佛嗅到19世纪福州的茶香。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了福州闽江流域风土人情,如福州种茶的茶农、飘香的茶山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艺术作品均为原件。“老照片的价值不可替代,具有史料、文物、科学技术、艺术等多重价值,难能可贵。”策展人曾璜介绍。
曾璜是一位成长于福州的摄影家、影像收藏家。2010年,曾璜主策展的《跨越三个世纪的影像——汤姆逊之后的福州和闽江》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幕,吸引了3万多观众。“此次策展,将再续前缘,继续为福州找回遗失的茶影像史。”曾璜说。
艺术展的中心展区,还摆放了一本约翰·汤姆逊在欧洲出版的原版书籍《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他在书中写道:“现在这里(福州)是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武夷山和其他一些地区出产的茶叶从这里出口。1863年从福州运出的茶叶超过5000万磅。”
现场,一位摄影爱好者激动地说:“这些作品太震撼了,每一张都捕捉到了福州独特的韵味。”有观众表示,这些照片让他们对福州有了全新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探索欲望。
此外,本次艺术展首次公开了英国摄影师大卫·格里菲斯的摄影艺术品原件,定格了中俄万里茶路的起点——湖北羊楼洞,20余张照片展示了茶农捡茶、商队、汉口码头堆积如山的茶砖等画面。(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