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抢抓机遇、率先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不仅形成了一条由众多标志性产品串联而成的产业链,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丰富的应用场景。在5月13日的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上,一批典型应用案例走上发布台进行了介绍,涵盖“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应急救援、无人机运输、低空文旅、城市治理等场景。
川航集团联合沃飞长空推出“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打飞的”出行方式引发广泛关注。AE200取得民航局相关适航及运行资质后,双方将重点围绕短途通勤、低空观光、低空物流、应急救护等领域开展商业运行。今后,旅客乘坐民航飞机抵达天府机场后,乘坐eVTOL只需15分钟可抵达重点商务区。
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让航空救援成为灾害应对的“空中尖兵”。去年雅江“3·15”森林火灾来势猛、蔓延快,传统方式难以突破。危急时刻,军地联动开辟“绿色生命线”,15架航空器从省内外多地驰援,高层空域,AG600灭火大飞机首次实战验证,新舟60、国王350高效增雨;中层空域,翼龙Ⅱ、双尾蝎接替开展通信保障;低层空域,部署航空器集群作业,与地面队伍协作配合,建立起衔接有序的“空空”“空地”协同机制。
无人机运输方面,四川邮政积极推广无人机快递业务,目前已在全省布局了13个市州,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例如,在成都邛崃开辟了飞越龙门山脉的“空中邮路”,居民取件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此外,低空经济发展在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率和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公安率先构建“巡、控、打、防”四维一体的低空警务实战体系,依托警用无人机机场网格化布置与智能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辖区重点区域常态化立体巡防与重大警情快速反应,用智慧警务赋能平安城市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吴茜 曾书睿 摄影 曾书睿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王宇